郑州大学:聚力改革创新 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郑州大学:聚力改革创新 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史晓琪 王元锋

3月22日,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龙门实验室、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揭牌,这3家第二批省实验室,全部由郑州大学牵头建设。这是继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等首批省实验室之后,郑州大学再次牵头建设省级重大平台。

作为人才第一资源和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主力军。郑州大学作为河南高等教育的“领头羊”,不仅是创新平台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技术研发高地和人才集聚高地。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河南正把创新作为发展的逻辑起点、摆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全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郑州大学将自身发展定位进一步确定为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学,努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省委部署的同时,努力提升科研实力、创新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刘炯天说。

培创新土壤 育创新平台

培创新土壤,育创新平台,燃创新激情,郑州大学正多措并举谋创新,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形成发展优势。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学科建设是根本和基础。郑州大学重构学科布局,搭建研究型学科组织架构,以学科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突破。

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序列以来,郑州大学基于多学科的基础,着力推动学科重构、优化学科布局,确立涵盖文理工医农等学科门类的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绿色催化、资源材料、中原历史文化、工程安全与防灾、绿色高效农业6个一流建设学科,推动3个学科优先突破。按照“一流引领、梯次发展、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形成一流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基础与新兴交叉学科(方向)三级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性大学学科布局,并以学科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突破。

经过第一周期的建设,郑州大学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化学成为省内首个进入ESI前1‰的学科,学校整体排名大幅度提升,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3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平台是创新的加速器和孵化器。郑州大学握紧拳头培育建设国家级平台,学科平台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由省、市、校联建,郑州大学具体负责建设和运维,是2019年4月科技部批复建设的第7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也是我省首个国家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国家超算郑州中心不仅能够支撑河南省重大科学研究,还在国家和区域战略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超算郑州中心执行主任商建东表示。

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郑州大学,于2019年11月正式批复建立,是河南第一个医科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食管癌的病因和预防、分子分型和早期诊断、靶向药物研究和生物治疗等重大科学问题,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郑州大学大学科技园于2021年6月入选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与新医药、资源与环境、高技术服务五大产业,精准对标河南省十大产业领域、郑州市七大支柱产业、郑州高新区四大主导产业,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积极对接国家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不断培育孵化高质量科技型创新企业。

2021年10月19日,郑州大学与在洛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洛阳校区举行了签约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受聘洛阳校区校长、现代制造河南实验室主任。学校依托洛阳市制造业优势,着力打造现代制造河南实验室,构建从技术到产品的完整创新体系。

强化国家级科研平台培育建设,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来,郑州大学新增国家级科研平台18个。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牵引,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课题32项;以解决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问题和基础科学问题为核心,共承担国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课题57项。学校将基础研究作为进行“双一流”建设,提升学校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全方位推动基础研究能力提升。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郑州大学重塑基层学术体系,扎实推进系所改革,激活基层创新活力。

前不久,郑州大学物理学院量子力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学国际权威期刊《PhysicalReviewLet-ters》上,并入选编辑推荐文章及亮点推介,受到国际同行和知名专家关注。

物理学院又出高端成果,得益于它作为学校第一批系所改革试点单位,创新活力被充分激发。




上一篇: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一期工程獲批
下一篇:科学面对癌症,不信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