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在痛症应用上奇效的生物力学解释



根据腕踝针的分区特点、针刺部位、镇痛特点结合现代经络实验研究,对其镇痛机理从生物力学方面提出新的思路.腕踝针的镇痛特性可能与十二皮部经络循行路线上的交感神经敏感线、皮下血管的应力变化、组织液压波的形成与传播等引起病灶局部的离子通道变化有关,即镇痛的机制认为是体内机械波与化学波(孤立波)相互协调、相互振荡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腕踝针在痛症应用上奇效的生物力学解释

从腕踝针的进针部位、针刺感觉、止痛特点等来看,笔者认为腕踝针的止痛机理不仅包含着神经, 体液反射的观点、还包含着生物力学的一些原理。 现将这一观点分以下几方面阐述:

1.腕踝针的身体分区与十二皮部的关系

临床针刺腕踝部的穴点能治疗相对应躯干部位的病症。腕踝针的治疗部位在皮下浅层(疏松结缔组织)。《素问.皮部论》认为,皮肤可以在纵行上分为十二条皮肤带,称为皮部,十二经脉就位于这些皮肤带内。探讨皮肤信息传导通路与中医经脉的关系,已经在形态功能两方面找到了多种皮肤中信号传导的证据(研究表明皮肤在纵形方向上分成易于水肿的隆起带和不易水肿的凹陷带,其凹陷带与中医的经脉相当接近。实验表明经脉线既是皮肤凹陷带也是交感神经末梢及其递质的富集带,或称为交感神经敏感线。高等动物的皮肤具有传递机械刺激的信息通路,这与中医的经脉通路很可能是一致的。相对于神经系统的纵向传导而言,属于外周的横向传导(脊髓的皮节分段)。因此腕踝针的身体分区在理论上可看作是经络系统中的十二皮部。

2.组织液压波的形成与变化

临床应用腕踝针时,医者的手下感觉是松软感,感觉进入一道空隙中,无任何阻力感,患者无酸、麻、胀、痛等感觉(一般体针得气所必须具备的针感)起效易达到最佳。可见腕踝针刺入皮下时,除了体表刺激使机械刺激信号沿着上述的经络敏感线循行外,其卧针于皮下组织,对周围组织液的这一微小扰动,必然造成皮下周围的组织液原来的平衡状态被破坏,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针刺起效的过程),恢复到新的平衡状态。期间的过程可通过下面力学的原理阐释。

组织液压波的形成:体液运动包括流动和波动、脉管内运动和脉管外运动。20世纪90年代前曾对血压波在血管中的传送问题研究得比较多,而对血管外的压力波传送规律却研究得甚少。1991年美国的Blake才提出了一个组织液压波扩散的理论模型。我们知道流体是不可堆积的,任何扰动引起的流体局部堆积,被流体压缩性所抵消,扰动以流体压缩波(声波)的形式传播;具有自由表面的流体内,扰动引起的流体局部堆积由重力消除,同时形成表面波,充满流体的管道里,与引起周围管壁内的应力波(弹性波)相互协调,产生一扰动速度场。当腕踝针卧进皮下组织时必定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占据了原来组织间隙的空间,这一微小扰动产生如前所述的表面波,沿一定的方向传播。

腕踝针在痛症应用上奇效的生物力学解释

3.疼痛部位的离子通道变化

疼痛是人体在受到伤害性刺激后产生一种不适反应,传统把炎症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视为涉及不同的机制。最近的研究表明两种病变引起的离子通道变化,受体的重新分布、上调等都涉及相同的介质分子家族,异位电活动是离子通道和受体异位堆积的结果。目前研究已证实离子通道与受体的表达在镇痛机制中发挥主要的调控作用。杜氏等人通过对青龙衣镇痛机制的研究提出了钾能镇痛、钙离子减少引起镇痛,即钾、钙离子的变化是镇痛的机制的一方面。由于所有感受器或感受末梢的功能都是把外来不同能量形式的刺激信号转变成相应感受器上的电变化,然后再转化成为传入纤维上可作远距离传导的动作电位,即感受器的换能作用。人体发生损伤时,细胞伤害导致细胞释放出多种蛋白水解酶进入细胞间隙,对周围血管的应力增加,导致周围组织压力增高,血管本身渗透性很好,但组织间隙的高压严重地阻碍了流体和大分子的跨壁传输,病灶周围的离子交换受阻。当针体进入人体后所产生的组织液压波类似冲击波循经传导,用冲击波所具有的瞬间压缩膨胀而产生的力学刺激,使病灶周围的渗透率增高。人体真皮中存在两根 P物质SP轴突末梢与同一肥大细胞形成的突触样连接,在离体培养的结状神经节,SP可使83%的神经元极化产生一个内向电流,即针体进入皮下后镇痛中的重要物质,通过对皮下血管壁的应力变化引起以P物质为主的神经递质的循经信号传导产生的化学波,亦可认为是孤立波,传来的孤立波信号引起轴突内外的钾钠离子的电导率增强,两种波动在病灶局部产生振荡,引起局部组织压的变化导致渗透率的变化,从而加快离子通道的变化,迅速改善了病灶组织的缺血状况,达到了明显止痛效应。

腕踝针在痛症应用上奇效的生物力学解释




上一篇:三种常用技巧教你学好高一生物
下一篇:针灸同以生物物理学物理反应为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