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国内外血友病用药市场,看未来投资机会



国内血友病用药市场规模相对较小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说未来5至10年,长效凝血因子会成为市场主力?

在血友病领域,目前已上市、最具突破性的是哪一种药物?

未上市的产品中,最受期待的药物有哪些?

对于国内血友病治疗药物市场的未来发展,目前可以得出什么判断?

一、全球血友病市场

规模达100亿美元

根据Evaluate Pharma的统计数据,全球血友病药物市场规模约100亿美元,年增长率约7%。其中A型占80%,B型血友病市场份额约为20%。预计到2025年,全球市场年销售额能够突破130亿美元。

image.png

反观国内市场,凝血因子类市场并不火爆。年销售额不足10亿人民币,主要来自Hem A治疗药物的销售,在全球销售额中占比不足2%,与中国的人口数和经济地位不成比例。原因包括:

(1)中国存在大量未确诊患者

中国被诊断的血友病患者人数处于全球较低水平。2016年PPTA共统计了108个国家的血友病确诊人数,从发病率来看,中国排名第88,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其中Hem A的诊断率为美国的1/5、Hem B的诊断率为美国的1/14。

image.png

(2)企业进行药物开发的经济负担重

血友病发病率低,如果按照常规药物销售,企业很难收回成本。因此,国内企业对于孤儿药研发的热情普遍不高。血友病市场的参与者集中在欧美,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对孤儿药开发的扶持政策。海外孤儿药政策主要包括费用减免、资金支持、研发协助、优先审评、市场独占等,极大地激励了药企开发孤儿药的热情。

(3)患者经济负担重

在国外,孤儿药的费用主要以多方共付的形式支付,慈善组织、企业、医保和商业保险都能够以一定的方式参与到支付体系中,打通了孤儿药的支付渠道,极大限度的降低了患者的支付负担。

而在我国,患者的用药费用主要来自自费、医保和企业捐赠,但医保覆盖不足,企业缺乏捐赠动力,导致患者自付比例极高,为患者带来较大经济负担。这就导致国内患者的用药习惯也极为落后。根据WFH的估算,中国采取预防性用药的患者比例极低,18岁以下患者采用预防用药的比例为3%,成年人采用预防性用药的比例仅为1%,人均用量远低于发达国家。

image.png

因此,尽管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却始终不是血友病药物的主流市场。根据DataMonitor估算,2016年全球100亿美元市场中,美国和欧洲各占40~50亿,日本约占10亿。

二、长效凝血因子

市场最具发展前景

血友病用药目前共发展了四代产品:

第一代产品:血源凝血因子,1969年应用至今。产品主要来自于血浆提取。可以说,第一代产品的问世彻底改变了血友病患者的命运。此前,血友病患者只能通过输血、注射血浆或者注射血浆组分来缓解症状,而凝血因子提取物的问世让患者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药物”,并能够通过定期用药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但第一代产品也有两大局限:

(1)生产原料不易获取。凝血因子属于血浆提取物,上游的血浆采集量决定了药物产量的天花板;

(2)人源产品存在血源感染的可能性,尽管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通过血液制品获得传染病的概率已经接近为0,但医生和患者在使用中仍可能会有相关担忧。

第一代产品的优势也很明显:对生产企业来说,由于产品的资源属性,准入门槛较高,但工艺壁垒相对重组蛋白更低,能提高血浆的边际收益;此外,在全球大部分国家,第一代凝血因子的价格都显著低于后续产品,对患者和支付方而言更加友好。尽管新产品不断问世,第一代产品却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

第二代产品:重组凝血因子,1992年全球第一款产品获批。重组凝血因子产品本身的工艺也经历了几代的发展、更迭。最初产品以白蛋白做稳定剂,之后逐渐以蔗糖等无机物取代白蛋白,彻底避免了人源感染的可能性。




上一篇: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23魔方”获1亿元融资,经纬中国领投
下一篇:不喝水能活120年 地球上最顽强的生物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