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圣哲与现代生态学对瘟疫的慧见



美國和西方有很多生態學者反對達爾文的物競天擇、優勝劣敗的進化論,認為一個物種能否生存和進化,並不是如達爾文所說的,取決於個別物種跟環境戰鬥及與其他物種互相競爭的能力,而是取決於能否跟周遭環境合作共生,與其他物種共同營建一個和諧的、平衡的生態系統。如果一個物種破壞了生態平衡,必會受到自然的反撲;人類是破壞生態環境的主要(或唯一)物種,故人類受到多方面的自然反撲,瘟疫只是其中之一。

正如國家與國家之間必須恪守國界,如果越界去侵犯他國,必會受到還擊和報復,同樣的道理,如果人類不恪守物種界線而去侵犯某些物種,也會受到還擊和反撲,這就是為什麼人類最容易招引瘟疫的緣由。

孔子在《中庸》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意思是,回歸至中至和、至善至誠的天道,天地宇宙自能建立具有智慧的秩序,萬物各得其所,各安其位,都能得到養育和健康成長,天災癘疫可減至最小。

《易經》也講同樣的道理:回歸天地源頭之至善(稱為「元」),則萬物互通信息、互相連結和協作(稱為「亨」),彼此共生互利,一切行事吉無不利(稱為「利」),堅固地走在正道上(稱為「貞」);若不走正道而墮入鬥天鬥地鬥人的邪道,亦即破壞自然生態及親善敦睦的人倫關係,則大凶,必遭致各種天災癘疫。解救之道在於「擇善而從」,即與大自然和諧共處,與人親善敦睦,這是易經的「比」卦所引申的意涵。

佛教聖人指出人類殺業太重,是造成瘟疫的根本原因。殺業包括破壞生態環境及侵犯其他物種,例如捕殺蝙蝠、果子狸之類,作為野鮮食物滿足口腹之欲,或加以解剖作病毒研究,改造病毒的自然基因序列,凡此皆是破壞物種和諧及生態平衡的行為,一不小心就招致反撲。

現代醫學的防疫抗疫技術,不論多麼高超,在古代聖哲們看來都是治標之策,而不是治本之道。因為凡是對抗或企圖消滅對方的作法,必定招來反抗和反撲,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病毒會以變種和進化的方式,不斷找人類的麻煩(請注意,這波危害全人類的瘟疫病毒不找其他物類的麻煩)。人類為了對抗病毒已付出十分沉重的代價,然而專家們仍看不到病毒消失的前景,對人類社會何時能恢復平安健康、安和樂利的生活抱持悲觀的態度。可見人類的聰明才智有其局限性,不能從根本上化解病毒的災難。

治本之道是,人類必須對殺戮大量生命(包括全球每天屠殺的數以十億計的動物生命以及因戰爭、貪欲、仇恨和宗教 、 政治等意識型態鬥爭而被殺害的數以億計的人類同胞的生命)及破壞自然生態的深重罪業進行懺悔和反省,導正人心與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以上古代聖哲的智慧教導值得重新學習,溫故而知新,包括《易經》的「歸元」,儒家聖人的「致中和」和「仁民愛物」,以及佛陀及其他佛教聖哲們所教導的眾生萬物本來一體,同體大悲、無緣大慈。質言之,要以仁愛之心善待萬物,尊重生命及各物種的分位,不可隨便加以侵犯和破壞,輔以適當的環境清潔衛生及防疫知識,當能把疫癘之災降至最低。而心存慈善仁愛,遇逆境不生焦慮、恐懼和瞋憎,能使身心能量振動處於高頻狀態,可大大提升免疫力,這在心理學上已有很多案例可資證明。佛教大德如印光大師,提倡以精誠懇切之心念佛及誦念觀世音菩薩,可以避免瘟疫傳染,其道理亦在此。

水晶小店,点跳结缘




上一篇:中科西部干细胞研究院:脑梗塞的后遗症,再生
下一篇:古代圣哲与现代生态学对瘟疫的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