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有望实现精准治疗



近年来,炎症性肠病逐渐成为消化道疾病领域的热点话题。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每年有超过100台炎症性肠病手术。记者从中山六院获悉,该院兰平教授和朱立新副研究员参与了关于炎症性肠病病理机制的一项国际突破性研究,这项研究观察到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在分子病理机制上的差异,将有望在将来发展出对这两种病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

兰平介绍,炎症性肠病目前尚无疗效明确的治疗手段,它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分子病理机制上的差异尚不明确。两者的共同点包括:同属胃肠道疾病,都和肠道菌有关,都有抗自身免疫的特征(病人的免疫系统错把自身的蛋白看成入侵的外敌),均尚无疗效明确的治疗手段。

可就病理、组织分布、对一些治疗手段的反应等方面而言,两者又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但是,在分子病理机制层面上,业界研究此前还不明确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具体差异,因此,目前一般只能对这两种病“一视同仁”,采取同样的治疗手段。

最近,以中山六院为主导,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脾胃病研究所、同济大学生物信息学系,美国布法罗儿童医院胃肠病和营养中心以及比利时鲁汶大学胃肠病转化医学中心合作,发起了一项关于炎症性肠病病理机制的国际研究,观察到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在分子病理机制上的差异,这个发现有望在将来发展出对这两种病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

研究结果提示,克罗恩病的治疗可以更多考虑抗病毒免疫以及抗自身免疫通路上的靶点;而溃疡性结肠炎病的治疗可以更多考虑细菌感染通路上的靶点。由此,炎症性肠病终于可以向真正的“对症下药”迈进,有望通过“精准打击”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上一篇:妇科炎症反复发作 真闹心!
下一篇:Science惊人发现 寄生虫帮你远离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