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如何精准防治?我国首个多基因风险评分



原创 咔咔整理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对话论文作者,解密多基因风险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
遗传因素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密切相关。2022年2月23日,著名医学期刊 European Heart Journal 刊登了一项重磅研究[1]成果: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顾东风院士和鲁向锋教授带领团队建立了我国首个冠心病多基因风险评分(PRS)模型!图1:发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的研究标题
那么,该PRS在冠心病精准预防中有何应用价值?与现有的临床风险评分相比,PRS又有何优势?“医学界心血管频道”特邀该研究的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鲁向锋教授为大家解密!基于东亚人群的冠状动脉PRS,
有效预测冠心病发病风险!
Q
医学界:作为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之一,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该研究的发现?
鲁向锋教授:心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的慢性复杂疾病,发病风险与传统临床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既往研究主要关注传统临床因素(如生活方式等),而没有关注遗传因素。然而,40%-60%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
因此,这项研究旨在挖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遗传因素,进而探究遗传因素预测个体发病风险、指导临床实践的价值。
研究整合东亚人群冠心病和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大规模基因组数据,在2800名冠心病患者和2055名对照者的训练集中,开发了一个包含540个基因变异的PRS,并进一步在包含41271名个体的大型前瞻性队列中,结合指南[2]推荐的临床危险评分,进一步评估冠心病的危险分层。
研究发现,该PRS能够有效预测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描绘个体随年龄增长的发病轨迹(图2)。
高遗传风险者(PRS评分最高的20%)到80岁时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为15.9%,低遗传风险者(PRS评分最低的20%)到80岁时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为5.8%。如果高遗传风险者同时伴有冠心病家族史,那么冠心病终生发病风险将高达27.7%。图2 不同多基因风险评分个体的冠心病发病风险轨迹
识别高风险个体,
指导临床精准防治
Q
医学界:PRS对我国冠心病的诊疗有怎样的应用价值?临床上该如何通过PRS来指导临床决策?
鲁向锋教授:我国目前主要依赖于传统环境危险因素开展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PRS可以进一步细化每个传统临床风险层中个体的冠心病危险分层,实现精细风险分层识别高风险个体,尤其是对于传统中、高临床风险患者个体化临床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现临床实用性靶向干预。
现行《中国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管理指南》[2]对中等传统临床风险患者也缺乏明确的干预建议。 对于中等传统临床风险合并高遗传风险的患者,应启动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
高传统临床风险合并高遗传风险的患者,则需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等干预。尤其是在我国目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率不佳的背景下,增加遗传风险的个体化评估将提升患者健康管理的顺应性。
传统临床因素与遗传因素结合,有助于实现个体化风险评估、个体化治疗,从而提升冠心病精准预测与精准防治的水平,降低我国冠心病负担。
早发现、早干预
Q
医学界:与现有的临床风险评分相比,PRS又有何优势?
鲁向锋教授:现有的临床风险评分主要是涉及传统临床因素,并未考虑到遗传因素。而相比于传统临床因素,遗传因素是每个人先天的、在出生时即可检测到的。
因此,相比于现有的临床风险评分,PRS的优势在于可在生命早期、传统临床因素尚未出现之前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风险评估,早发现、早干预。
经济实惠、精准预测,
PRS模型应用前景广阔
Q
医学界:您能否介绍一下,多基因风险评分未来的前景如何?
鲁向锋教授:冠心病PRS模型的应用前景是比较广阔的。
■ 首先,基因检测是具有性价比的一种检测方法。基因检测费用并不高,且每个人一生中只需检测一次。
■ 其次,该PRS模型在预防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得到了国际心血管遗传学联盟专家的充分肯定,述评文章[3]同期发布在《欧洲心脏杂志》上。
■ 最后,基因检测可以实现个体化的早期风险评估,有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测和精准预防。
“人一出生就携带的遗传密码,未来开展每个人的遗传学检测,不仅能用于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还可以评估肿瘤或其它重大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目前,精准医学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预期PRS模型未来能广泛应用于病因解读、精准人群预测、临床风险分层、个体化干预等方面,指导疾病一级、二级和三级预防。”鲁向锋教授最后总结道。
专家简介鲁向锋 教授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流行病研究部主任
◈ 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
◈ 中华预防医学会心脏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促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分会常务委员
◈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
◈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首批成员
◈ 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及精准预防研究
◈ 开展大型基因组学研究鉴定中国人群心血管疾病基因组遗传变异特征谱;开展全国多中心队列人群随访研究,解析环境危险因素在心血管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创建基于环境危险因素的心血管疾病终生风险预测模型;率先解码心血管疾病遗传信息,创建国人冠心病和脑卒中多基因风险评分模型,应用于多基因风险评估检测芯片研发,形成心血管健康精准干预方案
◈ 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Nature Genetics、Science Bulletin、Diabetologia和Neurology等权威期刊发表100余篇SCI论文,获10项发明专利授权
参考文献:
[1]Lu X, Liu Z, Cui Q, Liu F, Li J, Niu X, Shen C, Hu D, Huang K, Chen J, Xing X, Zhao Y, Lu F, Liu X, Cao J, Chen S, Ma H, Yu L, Wu X, Wu X, Li Y, Zhang H, Mo X, Zhao L, Huang J, Wang L, Wen W, Shu XO, Takeuchi F, Koh WP, Tai ES, Cheng CY, Wong TY, Chang X, Chan MY, Gao W, Zheng H, Chen K, Chen J, He J, Tang CS, Lam KSL, Tse HF, Cheung CYY, Takahashi A, Kubo M, Kato N, Terao C, Kamatani Y, Sham PC, Heng CK, Hu Z, Chen YE, Wu T, Shen H, Willer CJ, Gu D. A polygenic risk score improves risk stratific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large-scale prospective Chinese cohort study. Eur Heart J. 2022 Feb 23:ehac093. doi: 10.1093/eurheartj/ehac09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195259.
[2]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编写联合委员会. 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J]. 中国循环杂志,2019,34(1):4-28.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9.01.002.
[3]Kavousi M, Schunkert H. Polygenic risk score: a tool ready for clinical use? Eur Heart J. 2022 Feb 25:ehab923. doi: 10.1093/eurheartj/ehab92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211747.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整理:咔咔
本文审核:鲁向锋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责任编辑:袁雪晴 章丽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




上一篇:新热点“衰老”在非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下一篇:面对4000多种单基因遗传病,产前基因筛查能否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