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龙安绘就美丽新画卷



  1月17日上午,龙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区长李可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过去一年该区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确定今年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一场场漂亮的攻坚战、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成效、一张张精准的规划蓝图,向全区人民展示了一个稳中求进、稳中向好、越来越美的新龙安。

  2017年,初步预计,龙安区生产总值完成87亿元,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5亿元,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亿元,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3.3亿元,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1亿元,增长10.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9万元,增长8%。

  主导产业加快培育。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书编制完成,投资2亿元的中博轨道一期投入运营,投资2亿元的中博轨道二期和投资1.6亿元的轨道交通标准化厂房一期主体建成;光电照明产业成功引进江西九劲健康灯饰、金秋照明科技、鼎安光电科技等项目;全市退城进园转型升级示范项目安彩高科“三新”产业园签约启动。产业集聚区南林高速太行路出口站规划设计已获批准,基础设施得到提升。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总投资69.4亿元的32个工业项目已完成年度投资15.8亿元,鼎鼎冷轧二期、中豫锦明二期等12个项目竣工,7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

  路网功能不断提升。全年推进道路项目36个,完成投资5亿元,中州路、安彩大道等8条市政主干道改造完成,钢一路、钢城路等13条次干道全部建成通车。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全力推进总投资3.9亿元的15个绿化项目实施。人居条件不断改善。启动棚户区改造项目8个,完成投资8.9亿元。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全年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切实维护城市规划严肃性;深入创建文明城市,开展城市清洁和市容综合整治、油烟污染治理等专项行动,城市管理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

  实施“规划+管理”,奠定科学发展基础。《龙安区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完成,奠定生态旅游长远发展基础。龙安区生态旅游区管委会获批成立。“两库一泉”及周边旅游和土地资源管控治理加强,无序建设、同质化经营和低端投入等问题得到遏制。实施“基础+环境”,构建生态发展支撑;实施“项目+形象”,改善生态旅游面貌;实施“平台+政策”,破解生态发展瓶颈。

  特色商业区建设持续升温。一期投资5亿元的安阳国际陆港暨云数据产业园项目完成选址,投资3亿元的龙安商务中心开工建设,投资90亿元的恒大集团城市综合体项目签约,总部经济建筑开发企业园有5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物流和专业市场建设持续推进。全年新引进物流企业26家,投资25亿元的中农联相州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项目签约,总投资5亿元的龙泉物流园项目启动实施,投资8000万元的安阳市二手车交易市场扩建项目完成立项勘界。总部注册经济加快发展。龙安区双创园注册企业154家,入驻企业12家。

  实施平台改革,应对金融政策变化,推动龙城创业发展有限公司市场化运作,2017年实现净收益2400万元。助推科技创新,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家。强化金融支撑,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增强要素保障,全年完成土地储备项目10个,储备土地3558亩,为经济发展和未来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突出质量强区,加快打造“两区一中心”,河南省质量强区示范区、河南省环保新型有色金属知名品牌示范区获批建设,产业集聚区省级轨道交通配件质检中心加快申报。

  截至2017年年底,引进省外资金44.5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4240万美元;全区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40个,计划投资总额124.4亿元;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4个,计划投资总额34.3亿元。

  推进企业深度治理和VOCs专项治理,全面实施“双替代”,严格执行管控措施。2017年全年对环保违法行为立案106起,罚款538.5万元,拘留22人;全区34个在建城建项目和32条市政道路项目全部安装在线家工业企业纳入管控减排清单;全区优良天数达到216天,较2016年增加87天,PM2.5浓度下降18.4%,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除此之外,龙安区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加强水污染源头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加强水源地综合管控并启动实施土壤污染治理工作。

  推进脱贫攻坚,实施动态调整。根据全省统一要求,按照“应纳尽纳、应退慎退、应退缓退”的原则,统筹考虑“两不愁三保障”,扎实开展两次建档立卡动态调整,调整后全区贫困户为1596户3619人。开展产业扶贫,加强行业扶贫,强化项目支撑。全年争取各级扶贫资金1739万元,建成基础设施项目44个、社会公共服务项目5个、产业发展项目2个。经过一年的努力,陈家坡、白龙庙等8个贫困村实现脱贫,449户1127人光荣脱贫。办好民生实事,省政府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和市政府确定的6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强区战略,围绕打造“两个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产业发展新路。一是着力打造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突出抓好轨道交通产业园、光电照明产业园、“三新”产业园、静脉产业园和铁合金产业园的建设以及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二是着力打造现代产业服务体系,抓好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做好现有企业服务工作。

  以“两河新城”为龙头,推动城市棚户区改造。争取上半年实现开工建设,带动城市建设大突破、大改观、大提升。提升城市基础,确保S301省道(龙安区段)、太行路等20条道路建成通车,提升和优化城市通行能力,完成文峰大道、文昌大道绿化,万和城、熙城都会等6个城市绿地游园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城建步伐,确保嘉州文庭、万和城二期、宏大幸福里等房地产项目年内主体竣工,罗曼南等3个出让地块开工建设。加强城市土地储备,加快总部经济建筑开发企业园等7个地块的储备出让,为项目落地提供空间。加强城市管理,以文明城市创建和全市“创卫”复审为抓手,加大市容整治力度,持续开展违法建筑拆除工作,净化城市发展环境,确保在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中继续保持领先。

  坚持规划引领、基础先行、重点突破、建管并重,以彰武水库、小南海水库和南海泉的开发为重点,全力推进全域生态旅游建设。重点推进总投资9158万元的西王线号线”早日贯通,打通城区与旅游区的快速通道;完成投资2070万元的“五八渠”技改项目,改善生态水系基础;完成全长13.4公里的城市防护林绿化,积极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小南海水库移民避险解困工程,确保年内完成善应镇5个自然村983户3118人的搬迁安置。

  发展大商业,重点推进投资90亿元的恒大集团城市综合体项目落地开工,龙安商务中心实现主体竣工,安阳国际陆港暨云数据产业园和金秋养老地产开工建设,形成特色商业区大商业发展格局。打造大市场,加快推进总投资25亿元的中农联相州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争取上半年开工建设,加快构建区域特色市场群;力争投资8000万元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年内建成。培育大物流,围绕G341国道建设,加快现代物流产业的集中布局,打造国道物流走廊;重点推动总投资5亿元的龙泉物流园项目建设。

  继续把开放招商作为助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一以贯之抓推进,持之以恒增后劲,确保引进省外资金不低于52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不低于4500万美元,完成市定目标。突出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的招商以及招商环境的打造。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村民富裕”总体要求,全力推进农村产业大发展、宜居大迈进、文明大改观、治理大促进、增收大提升。推进产业融合和民生工程,加快基础建设和提升乡村环境。

  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铁腕治污,继续推进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实施土壤污染防治,以环保治理高压态势倒逼产业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拓展增收渠道,加强非贫困村帮扶,落实行业政策,按照“应纳尽纳、应退慎退、应退缓退”的原则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小康路上不漏一人,全力推进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1050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从优化发展教育、加强就业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构建公共文化体系和加强审计等方面健全完善保障体系,不断创新社会治理。




上一篇: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有关负责人就第二届
下一篇:生态检察工作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