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然生态把脉开方



8月25日中午,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上,几名科研人员无惧烈日暴晒,蹲在草地上采样。头顶,一台携有多光谱仪的无人机正在盘旋。

同一天,在浙江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内,一队科研人员穿行在古田山的原始森林中,观测树木径向生长情况;北京,美丽的香山脚下,幽静的国家植物园南园,稳定同位素实验室内,对照总有机碳分析仪新检测出的结果,科研人员展开热烈讨论……他们都来自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从寒温带莽莽苍苍的大兴安岭,到亚热带郁郁葱葱的古田山;从内蒙古大草原,到湖北神农架原始森林……一年中有好几个月,特别是夏季,我们的科研人员都在各大野外研究站忙碌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文浩对记者说,他们不光观测植被时空变化规律,还为呵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修复而努力,将汗水挥洒在科研路上,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他们如何为全国植被“把脉”、为生态修复“开方”?记者带您走进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张图,看遍全国植被状况

编研世界上首部最大和最完备的植被图件

植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俗地讲,植被,就是地球表面覆盖的成片植物群体的总称,比如草地、森林。”张文浩介绍,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设“美丽中国”,都离不开植被这个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植被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总体植被状况如何,分布有哪些特点,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辟了植被数量生态学研究领域,首次提出中国植被区划方案,牵头完成了1∶100万中国植被图及其数字化的编研。

在中科院植物科学数据中心内,巨幅电子屏幕上显示的中国植被图让您一眼看遍全国植被的“家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含60幅1∶100万的中国植被类型图和1幅1∶600万的中国植被区划图。中国植被区划图将全国分为8个植被区域、12个植被亚区域、25个植被地带、116个植被区和464个植被小区,直观呈现了中国植被的区域分异状况。

“这是世界上首部最大和最完备的植被图件,是我国植被空间分布最为权威的基础数据资料。”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冬秀向记者介绍,这对于全面了解我国植被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动态,以及以此为基础制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这张图,和一部200余万字的《中国植被》,是我国研究人员数十年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的系统总结,成为我国植被资源保护和利用不可或缺的权威图志,填补了世界植被研究的空白。如今,其纸质版和电子版已得到广泛应用。

除了植被格局与演变,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还包括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育、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草牧业与可持续性。

构建荒漠草地治理的农耕圈—保护圈—轮牧圈“三圈”范式并进行试验示范,在鄂尔多斯高原荒漠化土地可持续治理中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出草原牧区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协同提升理念,引领了我国生态草牧业的发展,为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科技支撑。

首次在国家尺度上证明人类有效干预能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开创了我国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先河。

牵头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在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多样性与生产力以及稳定性的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研究突破,引领了我国植被生态学的发展,有力支撑了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等国家需求……

围绕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国际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使我国的植被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国家需求,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不断涌现重大创新成果。

8个野外研究站,覆盖重要典型植被

为我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构建提供科技支撑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析测试中心稳定同位素实验室内,一名技术人员站在一人多高的核磁共振波谱仪旁,正在进行实验操作。

他们做实验用的样品,来自遥远的野外研究点和研究站。

分布在祖国大江南北的八大野外研究站,是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篇:人体工学椅早就out了,现在都买坐感科技人体生
下一篇: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评“中国生态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