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控刑警:“指纹鉴别”的守艺人



技术控刑警:“指纹鉴别”的守艺人

刑警王峰在工作中。

深圳商报记者 吴维

通讯员 余春兰 曹铁帅 文/图

摊开双手,十指纹路或深或浅,彼此互相交错纵横。这些皮肤上的隆起线,它们的起点、终点、分叉、结合拥有无数种排列组合方式。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指纹,却能透露出许多秘密,这是每个人终生都无法磨灭的专属印记。记者来到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王峰警官对记者介绍的第一句话便是:“指纹鉴别是一门古老的技术,手艺活儿!”

远在唐代以前就有指纹鉴别应用

王峰警官告诉记者,在1927年德国罗伯特·海因德尔《指纹鉴定》一书中,唐代的贾公彦被公认是世界上提出指纹识别的第一个学者。而实际上,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指纹识别技术,其应用历史远在唐代以前。

据了解,1975年,科学家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掘了12座战国末期至秦朝的墓葬,出土了一批战国时秦国的竹简,被称为“云梦竹简”。“云梦竹简”中的一段文字,详细而生动地记录了一起罪犯挖洞进入一户人家进行盗窃的犯罪案件。竹简上不仅详细地记载了罪犯所挖地洞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挖洞所用的工具,而且特别强调了犯罪现场和地洞的洞壁上留下了罪犯的“膝、手迹各六处”。这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战国晚期,我们的祖先在侦破案件时已经将“手迹”作为犯罪现场勘察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确定罪犯的重要证据之一。指纹鉴别这个古老的技术,慢慢流传了下来。

当胎儿在母体内发育三至四个月时,指纹就已经形成,14岁左右定型。年幼时,人的手掌面积小,指纹线也细,通过纹线的粗细和密集程度可以判断出对方是成人还是小孩。手指头里的皮肤有汗腺,汗腺通过汗腺导管将人体新陈代谢的废弃物输送到汗孔,再排出体外,从中可以获得对方的生活区域、吸烟或者服药的信息。

指纹鉴别技术帮助侦破陈年积案

深圳市公安局指纹中心组建于1996年,从1997年开始进行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建设,1998年采用了美国COGENT公司研发的指纹比对技术系统。2004年深圳指纹采集率先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2008年我市活体采集仪遍布派出所及社区警务室。

作为物证之首、证据之王,指纹信息对于刑警来说,其更重要的意义是,指纹信息建库可以更快地锁定嫌疑人,甚至可以通过不停地比对,将往年因客观技术原因无法锁定的嫌疑人锁定并捉拿归案。

王峰警官介绍,早期的指纹识别采用人工比对,技术人员需要举着放大镜,将现场提取的指纹在几十万份指纹档案中一一核对,这样的方法效率低、速度慢。当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指纹分析得以发展,自动指纹识别系统代替了人工比对。对个人采集指纹以后,计算机系统将自动进行特征提取,提取后的特征将作为模板保存在数据库。在识别或者验证阶段,采集到的指纹被提取特征以后,其特征将与数据库中的模板进行比对,并得到最终比对结果。而数据库的建立,为深圳公安的侦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2017年,指纹中心比中案件3000余宗。

2017年4月,光明新区马田街道一出租房的床上发现了一具高度腐败尸体。办案民警与法医赶到现场勘查,痕迹工作人员在房间内提取了多处现场指纹。指纹中心收集到现场指纹后,比对模板后发现,嫌疑人韦某节左拇指被比中。根据这一信息,办案单位迅速抓获了该嫌疑人,而该嫌疑人对伙同他人将女事主杀害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然而,更令人欣慰的是,指纹比对并不只是针对当下发生的命案,陈年积案也因此获得了更多侦破的可能。2017年4月,宝安公安分局对历年辖区内未破命案的指纹进行重新编辑比对。其中,1996年6月宝安区福永黄某被杀案,利用当时采集到的指纹信息经过反复的编辑和比对,在指纹库日益扩大的当下,终于得出了比对结果。其现场指纹分别比中嫌疑人孙某江左拇指、孙某华左拇指、陈某贤左手掌纹。办案单位根据指纹比中信息,将3名嫌疑人一一抓获,三人对结伙杀害黄某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许多陈年积案,成了蒙在民警们心中一道无法抹去的灰暗阴影,当年那种费尽心力,全身心扑上去办案的心情仍如鲠在喉,成了心中的一道死结。当指纹中心一一宣告这些积案破获时,这些民警们才终于放下这块大石。王峰还记得当自己在警用手机发布告破积案的工作动态时,许多曾跟过这些案子的民警们纷纷点赞留言。这项技术不仅告慰了亡者的在天之灵,守护住了正义,也宽慰了那些一直等待真相大白的家属。

指纹识别终将发挥它在很多领域的实力,也真正需要像王峰这样的“守艺人”,守住这门艺术。




上一篇: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生活中指纹密码的应用越来
下一篇:甘肃高台:传承红色基因 促进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