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政兴在沪举行 “第一届国际尖端医学科技发展科学会议”



2021年4月24日下午 “第一届国际尖端医疗科技发展科学会议-暨生物细胞治疗协同创新研讨会”在上海市科学会堂圆满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指导,中科政兴(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上海锦天和诚巴西vs瑞士让球 有限公司协办,会议汇聚了前沿医学科技、干细胞研发与临床应用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领导等数百位嘉宾,深入探讨尖端医疗科技,新一代生物医学发展与临床转化、精准医学等领域的机遇挑战与创新发展。

中科政兴在沪举行 “第一届国际尖端医学科技发展科学会议”

会议开场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主任、原中科院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姜标院士首先分享了《国际化尖端医疗科技发展机遇与挑战》,姜标院士强调医学科技前沿领域的多点突破正在形成新热点,医学科技的前沿领域较多,当前尤其应关注三个领域。一是基因组与基因的编辑技术将开辟疾病防治新路径。基因组学技术的兴起、分子诊断和基因检测技术的提升为疾病精准诊治带来了新手段,也为精准医学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在遵守伦理道德的前提下,可根据需要纠正有害的基因突变,这将为罕见遗传病、肿瘤等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手段。二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给临床治疗模式带来深刻变化。干细胞诱导分化与大规模制备等理论和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临床应用呈加速趋势。同时,新一代功能化生物医用材料将赋予材料生物结构和生物功能,充分调动人体自我康复的能力。这些技术进步有望实现受损组织或器官的永久康复。三是认知科学的深入发展将引发新一轮医疗变革。认知神经科学与医学、信息科学等交叉融合,可深入探察正常大脑认知活动的机制,对揭示人类大脑的功能特别是寻找预防、诊断和矫治各类认知及精神障碍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人类认知组计划通过阐明人类大脑所有联络方式,将理解人类心智的结构与功能,最终揭示人类心智的奥秘,被认为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后的又一伟大科学计划。

同时姜院士还提到医学科技与现代信息技术、材料科技等的深度融合,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科技发展,将更准确深入地揭示人体生理构造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也将带来疾病诊断和治疗模式的突破,使得医学科技向个性化、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集成化和远程化发展。这些突破在疾病诊治方面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蕴含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最后姜标院士强调推动医学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是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环节。

中科政兴在沪举行 “第一届国际尖端医学科技发展科学会议”

【姜标院士在会议发表学术演讲】

原同济医学院院长、华东干细胞库主任、科技部重大科学计划首席科学家、徐国彤教授做了关于《生物治疗新技术及临床研究进展》的研究报告,解析了国内外细胞、抗体、疫苗及联合免疫治疗、干细胞治疗、AAV基因治疗等新研究、新技术、新产品的领先突破,徐教授还表示细胞治疗技术本身很有潜力和价值,细胞治疗从临床到实现产业化充满机遇,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鉴于细胞治疗技术本身的价值和中国患者的情况,未来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细胞治疗领跑者。

中科政兴在沪举行 “第一届国际尖端医学科技发展科学会议”

【徐国彤教授在会议上发表学术演讲】

上半场的最后一位嘉宾,来自上海科技大学免化所研究员、原华东干细胞库技术主任李 鹏主任,他做了关于《创新医学技术质控管理及政策支持》主题报告,从学术,监管和商业化三个方面展开讲解,重点解析了治疗政策与监管趋势。同时介绍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政策引导下,我国生物制品的的标准化研究和质量控制水平不断提高。各机构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着手申请新技术、新产品临床转化、推广应用试点的国家级资质。

中科政兴在沪举行 “第一届国际尖端医学科技发展科学会议”

【李 鹏主任在会议上发表学术演讲】

会议进入下半场,国际注册健康管理师,卫健委注册健康管理师,上海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端粒酶研究中心副主任邓迪主任上台做了关于《健康状态是身体平衡机制的结果》的学术演讲,为广大的普通大众纠正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诸多健康误区!

中科政兴在沪举行 “第一届国际尖端医学科技发展科学会议”

【邓迪主任在会议上发表学术演讲】

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生物医药部负责人、巴斯德健康研究基金会佟艳辉秘书长带来了《转化医学促进多元化临床解决方案》,重点解析了如何用当今最前沿的补充性科技手段,为人们带来健康希望。医学科技是提高人口健康水平的关键要素,当前,医学科技不断发展,催生出了转化医学、系统医学、精准医学、个体化医疗、智慧医疗等一系列新的医学思想和理念,医学新理论、新技术已成为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中科政兴在沪举行 “第一届国际尖端医学科技发展科学会议”

【佟艳辉秘书长在会议上发表学术演讲】




上一篇: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物医学大数
下一篇:第一届国际尖端医学科技发展科学会议在上海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