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大力推进新医科建设 着力培养有



  新华网北京4月29日电 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林草局、中医药局、中国科协在天津联合举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本次启动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以《大力推进新医科建设着力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为题进行交流发言,以下是发言的精彩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大力推进新医科建设 着力培养有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陈国强发言 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创新是医学教育与生俱来的“DNA”。保障全方位全周期人民健康,医学教育必须创新求发展;顺应奔腾而至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医学教育必须创新谋发展。大力发展新医科,是新时代赋予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上海交大医学院始终坚守使命担当,充分发挥“部市共建”“部部共建”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强医教协同,积极探索实践新医科建设发展,着力培养医德高、能力强、敢创新的有灵魂的卓越医学人才。

  第融思政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精神培养为一体,塑造医德之魂。医学教育,德育为先。交大医学院始终传承“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精神与“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医学品格,不断加强与交大校部的有机融合,建立本-研互动、线上-线下互动、课内-课外互动的“一体化”思政工作体系,以名师名家名医与学生辅导员“双师联动”为抓手、以院史馆为基地、以品牌讲座为依托、以原创话剧为载体,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充分发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推动名医大家上讲台、下临床、带实验、授技能,将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贯穿于有灵魂的卓越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大医精诚的救死扶伤精神。

  建机制促整合,夯实能力之基。医学教育,能力为重。交大医学院不断夯实医教协同机制,大力推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体系整合,建立了10余门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积极开展基于问题、基于临床案例、基于研究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改革;大力推动基础课教师、临床医生与科研人员师资队伍整合,实施以“团队牵引、首席负责、全程激励、制度保障”为核心的教师教学激励计划,引导专职教师、临床医师、科研人员积极投身教学,同堂上课、共同参与;大力推动临床医院和社会实践基地的教育教学资源整合,让临床医学教育不断线,临床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不断线,全面提升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

  推学科交叉融合,探索新医科发展之路。随着诊疗手段的不断发展和高精尖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势在必行。交大医学院主动适应医学新发展、健康服务新需求,紧密对接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新理念,大力促进医学与多学科的交叉融通,前瞻性探索和实践了“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全国范围内招录理工科优秀本科毕业生开展临床医学专业“4+4”模式培养,在交大致远荣誉计划中设立了“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开设和规划了大数据分析、医用机器人技术等医工、医理交叉课程20余门,加快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创新医学人才。

  新时代新起点,交大医学将不忘初心,牢固树立“以本为本”的理念,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加快新医科建设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




上一篇:2019广西医学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习题(4 19)(
下一篇: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系统组织专科知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