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丨色谱质谱液相色谱,四大色谱法问题总结



7.按两相状态分类:

气相色谱(GasChromatography,GC);

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LC);

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SFC)。

气相色谱:

流动相为气体(称为载气),常用的气相色谱流动相有N2、H2、He等气体;

按分离柱不同可分为:

填充柱色谱和毛细管柱色谱;

按固定相的不同又分为:

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

液相色谱:

流动相为液体(也称为淋洗液);

按固定相的不同分为:

液固色谱和液液色谱;

超临界流体色谱:

流动相为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是一种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状态。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是集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的优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色谱分离分析技术,不仅能够分析气相色谱不宜分析的高沸点、低挥发性的试样组分,而且具有比高效液相色谱更快的分析速率和更高的柱效率。

8.按操作形式分类:

柱色谱(Column Chromatography,CC):固定相装在柱管内,包括:填充柱色谱和毛细管柱色谱。

纸色谱(Paper Chromatography, PC)固定相为滤纸;

采用适当溶剂使样品在滤纸上展开而进行分离,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固定相压成或涂成薄层,操作方法同纸色谱。

9.按分离原理分类:

吸附色谱(Absorption chromatography);

分配色谱(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离子交换色谱(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凝胶色谱(Gel Chromatography)。

10.色谱图:

组分在检测器上产生的信号强度对时间(t)所作的图,由于它记录了各组分流出色谱柱的情况,所以,又叫色谱流出曲线,流出曲线的突起部分称为色谱峰。

11.色谱保留值:

色谱保留值是色谱定性分析的依据,它体现了各待测组分在色谱柱上的滞留情况。在固定相中溶解性能越好,或与固定相的吸附性能越强的组分,在柱中的滞留时间越长,或者说,将组分带出色谱柱所需的流动相体积越大,所以,保留值可以用保留时间和保留体积两套参数来描述。

12.色谱图上的色谱流出曲线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根据色谱峰的数目,可判断样品中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色谱峰的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分析;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和区域宽度评价色谱柱的分离效能;根据两峰间的距离,可评价固定相及流动相选择是否合适。

13.分配比:

分配比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质量比。

14.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之间的距离主要由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度决定?为什么?

答:分配系数。两峰间的距离由热力学因素决定,两组分在两相中分配系数差异越大,两峰间的距离则相差越大,越容易被分离。而扩散速度是动力学因素,反映在色谱流出曲线上即为色谱峰的区域宽度(形状)。

15.色谱理论需要解决的问题:

色谱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影响分离及柱效的因素与提高柱效的途径,柱效与分离度的评价指标及其关系。

16.组分保留时间为何不同?色谱峰为何变宽?

组分保留时间:色谱过程的热力学因素控制,(组分和固定液的结构和性质)。

色谱峰变宽:色谱过程的动力学因素控制,(两相中的运动阻力,扩散作用)。

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分别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色谱分离效能及其影响因素。

17.半经验理论:

将色谱分离过程比拟作蒸馏过程,将连续的色谱分离过程分割成多次的平衡过程的重复(类似于蒸馏塔塔板上的平衡过程)。

18.塔板理论的特点:

塔板理论引入了塔板数和塔板高度作为柱效的衡量指标;不同物质在同一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不同,用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作为衡量柱效能的指标时,应指明测定物质;柱效不能表示被分离组分的实际分离效果,当两组分的分配系数K相同时,无论该色谱柱的塔板数多大,都无法分离。

19.塔板理论的不足:

塔板理论的基本假设不符合色谱柱的实际分离过程。塔板理论无法解释同一色谱柱在不同的流动相流速下柱效不同的实验结果,不能说明色谱峰为什么会展宽,同时未能指出影响柱效的因素及提高柱效的途径和方法。

20.速率方程

(也称范第姆特方程式):

H=A+B/u+C·u,

H:塔板高度;

u:流动相的平均线速度(cm/s)。

A.─涡流扩散项:




上一篇:高瓴500亿持仓曝光,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仍是最爱;加仓万
下一篇:南通首例 南通六院心内科成功植入抗3.0T核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