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核酸检测的日与夜



《环球人物》记者 杨学义

6月27日晚上7点50分,北京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环球人物》记者正在采访实验室中南大区总经理李慧源,有位工作人员走进办公室,大声说道 :“有紧急任务,要在晚上12点前把这些样本全部检测出结果。”他同时挥了挥手里的一张纸,上面用马克笔写着一个醒目的数字 :16256。

经过大半天的采访,《环球人物》记者对这个数字有了一定的理解——整个实验室24小时不间断开足马力,能有3.5万到4万的检测量,而此时距离完成任务只剩下4个小时!李慧源刚刚还向记者说 :“在武汉疫情早期,我们每天的检测能力只有1万出头。”毕竟是在武汉和荆州经历过核酸检测的硬仗,此刻的李慧源很淡定 :“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零点前完成,应该问题不大。”

他交代助手准备一些数据,又和记者聊了几分钟,就马上着手调整班次,抽调人手,尽全力完成任务。当《环球人物》记者8点过后离开这个实验室时,正赶上班次轮换,许多检测人员纷纷上岗。午夜时分,这些人员将在完成16256人的样本检测的同时,迎来当天从各个采集点收集的新样本,度过又一个不眠之夜……

这是北京128家指定核酸检测机构的工作缩影。根据6月28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公布的信息,全市日检测量已由11日的4万份,提升至45.8万份,单日最高检测量为108.4万人。这样的提升速度,确实令人惊叹。

VCG111288073636

6月17日,北京新发地市场相关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的应检人员在丰台区方庄体育公园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从采样到报告,确保万无一失

“那是6月13日深夜1点左右,我们突然接到电话,一批标本要送过来筛查。”实验室科研主管郑燕华对当天的情景记忆犹新,当时北京前一阶段疫情形势已大为好转,但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疫情出现后,实验室迅速进入战时状态。随即,几十个筛查样本送到实验室,万幸的是,这些样本中并未检测出阳性。不过从那天开始至今,实验室接到的送检样本数量不断增加,“记得最多的一天,送来了5万多个”。

郑燕华向《环球人物》记者详细介绍了核酸检测从采样到出报告的全流程。

第一步采样,是和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一步。“进行核酸检测,最理想的样本是肺泡灌洗液,不过这需要插管子到肺部,一般只适合重症患者。另一种较为理想的样本是深咳痰,但一般情况下多数轻症患者并无咳嗽,很难获得有效痰液样本。当前最常用的样本类型是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

“为什么有人做鼻咽拭子,有人做口咽拭子?”记者问。

“研究显示,鼻咽拭子的阳性检出率比口咽拭子稍高一些,但鼻咽拭子要伸进鼻孔这么长的距离。”郑燕华比划了一个接近食指的长度,“所以被检测者会感到很不舒适,而口咽拭子舒服很多,并且速度快,能满足大多数检测需求。”郑燕华说,目前对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或疑似病例患者,要做鼻咽拭子。

当咽拭子采样完毕后,采样员会将棉签放入含有细胞保存液的采集管中保存,随即放入自封袋内密封起来,每袋只能装一个样本,然后再直立放置在有支撑材料的样本转运桶内,最后将样本转运桶直立放置在装着冰排的特制外包装箱内。整个运输过程都要保持冷藏运输,以确保样本的活性。

随后,采集的样本会由实验室的专业物流人员通过专用运输通道送进灭活实验室。

301829426_8

6月25日,工作人员从北京市朝阳区一处检测点将检测样本送回实验室。

进行病毒灭活,是为确保检测者的安全。“所谓灭活,要既保证样本的核酸还可以被检测到,又确保样本已不具有传染性。”郑燕华说,这就相当于让一个活蹦乱跳的人变得无精打采的,没有攻击性,但又不改变这个人的健康状态。具体方法是,将运送样本的运输箱打开后进行消毒,随即将每个套着塑料袋的采集管插入专用塑料槽中,在56℃的水里浸泡30分钟。

301829493_8

6月25日,检验人员在放置灭活的样本。

经过灭活,样本会被编号、排序,送往检测室。到达检测室后,样本还需经过震荡的步骤。“有时候样本的细胞量少,全都附着在棉棒上,不经过震荡就检测不到,尤其对于一些病毒载量较低的弱阳性样本,容易造成漏检”,郑燕华说,为了尽可能避免漏检,就要将采集管放入一个高速震荡的仪器上进行充分震荡,让直接接触采集者的棉签中的细胞充分释放到细胞保存液中,确保后面加样人员能吸取到足够多的细胞。一个班次下来,负责震荡样本的人员双手都会麻木。




上一篇:新冠病毒试剂盒背后:中国科技与发达国家的差
下一篇:1月31日《自然》杂志内容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