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洲捕获首只野生苏门答腊犀用于人工繁殖



近日,印度尼西亚婆罗洲捕获了一只雌性苏门答腊犀并将其移至当地野生动物救护场所,作为通过圈养繁殖保护这一几近灭绝物种的一种尝试。

由兽医和犀牛专家组成的团队全天候照顾这头犀牛,并将尝试确定她是否具有繁殖能力。

保护主义者和政府官员对这一消息表示欢迎。这一尝试可能是提高苏门答腊犀牛数量的关键一步,目前这种犀牛的总数量可能已经不足30头。

同一地点两年前曾捕获另一只雌性犀牛,但不到一个月内即死亡。

保护人士在印度尼西亚婆罗洲捕获了一只野生的苏门答腊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并将其迁移到救护中心 - 这是拯救极度濒危物种的关键一步。

这头成年雌性苏门答腊犀于11月25日在东加里曼丹省西库泰区被捕获。为了捕获犀牛进行圈养繁殖,来自苏门答腊犀救援计划的野生动物专家设置了多个陷阱。

24小时之内,保护人士和政府工作人员将犀牛转移到西库泰(West Kutai)的一个救护中心,有兽医和专家团队在此对犀牛进行专业的照看。这头犀牛被命名为Pahu。

参与救援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印度尼西亚首席执行官里扎尔马利克说:“由于栖息地退化,这种犀牛处于极度灭绝危险之中。随着这头犀牛安全抵达救护场所,我们能够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而且我们的专业团队将在新家对她进行全天候的照顾。”

东加里曼丹(East Kalimantan)保护机构负责人Sunandar在一份官方声明中表示,Pahu处于“稳定和良好”状态。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另一份声明中表示,救护中心的团队将“努力确保她在这个新环境中的安全和健康,并确定她是否可以繁殖。”

两年前,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自然保护工作者曾在西库泰捕获了一只因陷阱导致腿部严重受伤的雌性犀牛,将她命名为 Najaq。Najaq是40年来保护工作者在印度尼西亚婆罗洲遇到的第一头犀牛;不幸的是,她在被捕后数星期内死亡,引发了对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处理方式的批评。

婆罗洲捕获首只野生苏门答腊犀用于人工繁殖

图:极度濒危的苏门答腊犀在印度尼西亚东加里曼丹省西库泰区的一个陷阱中。图片来自Ridho Hafizh Zainur Ridha / WWF-Indonesia。▲

去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犀牛专家一致认为,圈养繁殖是拯救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的苏门答腊犀的唯一可行途径。栖息地丧失和偷猎导致该物种的野外种群数量已经不足80头,甚至可能只有30头。而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繁育中心里共有九头苏门答腊犀。

20世纪80年代发起的捕获苏门答腊犀进行繁殖的努力在十多年后宣告失败,因为半数以上被捕获的犀牛死亡却没有产下任何幼犀。但是,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的一系列圈养环境下的成功繁殖,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人都认为若不进行人工干预该物种即将灭亡,为最近的圈养繁殖奠定了基础。

“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现在苏门答腊犀的未来看起来增加了一些希望。”WWF-Indonesia的马利克说。

印度尼西亚环境部的保护负责人Wiratno也对Pahu捕获和救援的消息表示欢迎。他说:“这次迁地保护活动是拯救苏门答腊犀的必不可少的第一步,它们现在确实处于十分危急的状态。”

除了增加圈养犀牛的繁殖种群外,鉴于近亲繁殖也是苏门答腊犀所面临的威胁之一,Pahu的到来也为丰富该物种的基因库提供了急需的帮助。据悉,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的犀牛种群在遗传上已经分离了数十万年。

国家地理学会执行副总裁和首席科学家Jonathan Bailie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苏门答腊犀是地球上进化最为独特的哺乳动物之一,这次的行动对于努力确保我们不会失去全球犀牛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是十分关键的一步。现在世界上物种消失的速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是我们共同行动,阻止这种严重的物种灭绝的时候了。”

婆罗洲捕获首只野生苏门答腊犀用于人工繁殖

图:雌性犀牛被命名为Pahu。Pahu已被安全运送到苏门答腊犀牛救援中心。图片来自Ridho Hafizh Zainur Ridha / WWF-Indonesia。▲

国家地理学会是制定苏门答腊犀救援计划(Sumatran Rhino Rescue)的五个组织之一——其余4个组织分别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国际犀牛基金会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他们于今年9月共同制定了苏门答腊犀救援计划,旨在从野外捕获苏门答腊犀,并将其移至婆罗洲和苏门答腊的两个圈养繁殖场所。




上一篇:过度开发仍是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
下一篇:IPO盛宴“炎症”潜伏新三板 收益“打脸”高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