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乘风破浪谋远行



为有效对冲疫情影响,加快疫后重振步伐,中央出台了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

就咸宁来说,如何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项目建设,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答案是:争得到,用得好,管得住。

如何确保争得到?

市财政局通报的数据显示,全市前期向上争取资金推动项目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部分指标份额高于同类地区水平,但仍有继续争取的空间和机会。

——提高项目申报的精准度。要深入细致地研究中央、省里发布的政策和信息,准确把握政策机遇和资金支持方向、使用条件。抓好“六大”活动成果的转化运用,充分结合咸宁市情县情加强政策对接,提高项目申报的命中率和成功率。

——打好项目谋划的提前量。要前瞻性谋划,既考虑续建项目,又考虑新增项目,滚动建立项目需求库、储备库、发行库、执行库,确保掌握主动、赢得先机。要大手笔谋划,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谋划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产业项目、改革项目,为咸宁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争取项目资金的最大化。各相关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工作专班要加强政策研究,切实吃透“三头”、做到“三化”,善谋、敢争,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咸宁发展。

如何确保用得好?

部门之间沟通不够,前期工作准备不足,项目运转手续繁琐,资金拨付率不高,存在钱等项目和项目等钱的现象……

针对前期资金使用及项目推进中发现的问题,我市逐一查找原因,研究解决办法,为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确保“用得好”开出药方:

一是,优化项目运作流程。针对项目运转机制不畅的问题,要敢于对项目流程进行革命性再造,对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流程进行系统性重构。并行推进征地、环评、规划、审批等流程和环节,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限,为项目顺利落地开工、建设、达产做好全过程服务。

二是,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要结合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把土地、环境、财力等项目支撑性要素和基础工作做在前面,做到政策一来,项目就可马上实施、立即施工。

三是,加快资金使用进度。项目单位要定好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军令状,坚持资金使用效率和使用安全并重,确保把资金用在最急需、最紧要的项目上,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如何确保管得住?

根据统筹安排,全市安排上级资金支持本地重点建设项目232个。我市提出,要加强管理,突出实效,推动项目早落地,早见效,早发挥作用。

——建立全链条的项目管理机制。要细化和压实各县市区、各单位争取资金、谋划项目、服务项目的责任要求。发改、财政部门要加强指导,做好项目谋划、包装和审批等工作。“两办”督查室要对各单位、各环节落实推进情况加大督办通报,做到环环相扣、有效衔接、高效运转。

——建立全方位的要素保障机制。全面落实 “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的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好项目不同阶段的服务、支持和保障。同时 ,强化财政、融资、土地、用工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

——建立全流程的项目考核机制。制定相关奖励激励措施,强化监督考核,对有功的单位和个人,要大胆进行奖励和重用。对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问责,确保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全程高效、廉洁、安全。

政策机遇既不是针对咸宁一家的“私人订制”,也不会自动转化,更不会“天降锦鲤”,而且政策窗口不会长期打开,抓住了就能赢得良机、抢占先机,错失了就会陷入被动、后续乏力。

当前,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对咸宁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抓好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落实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全面对接、全力争取、全力推进,把各项政策机遇转换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的变化和实效,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推动咸宁加快实现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更好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明助)




上一篇:“求美”成口腔消费重要动力,新氧平台加快用
下一篇:8所高校获批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