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东:看“国庆”们的幸福生活,南通网



有这样一群人,尽管年龄、职业各不相同,但他们的名字都叫“国庆”,表达着对共和国生日的纪念,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国庆节期间,记者走近出生在江苏如东的三位“国庆”,从他们的经历,他们的奋斗故事,他们的人生际遇,也许能找到我们的影子。因为正是千万个你我他的故事,构成了全面小康的幸福画卷。

姚国庆:幸福生活似蜜甜

姚国庆,大豫镇止马洼村村民,1951年11月11日出生。他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不是国庆节当天出生的,但因为“国庆”这个名字和新中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每年的10月1日,成了他的第二个“生日”。

江苏如东:看“国庆”们的幸福生活,南通网

“每到这一天,我就会把家里收拾干净,再挂上几面喜庆的小国旗。”姚国庆说,几十年来,他见到了家乡的日新月异,也感受到了祖国的日渐强大。“小的时候,我们家住的是茅草屋,一年要修修补补很多次,如果遇到下雨天,还有用盆去接漏雨。”改革开放以后,他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茅草屋变成了小瓦平房,接着又盖起了二层楼房,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再后来,姚国庆走出农田进厂打工,还“下海”养殖过紫菜,生活越过越滋润。

除了物质上的满足,对姚国庆而言,最有感触的还有遇到困难时党和国家给予关爱和慰藉。“记得有一年刮龙卷风,田里的稻被吹倒了一大片,政府第二天一早就上门来帮忙,帮我们补救,还把种子送到我们家里。”

前几年,姚国庆将家里的土地全部流转出去,安享晚年生活。“现在我家除了土地流转的收入,加上孩子在外闯荡,一年进账十来万。”姚国庆说,现在农民的生活真是好,村里的老年人,闲来无事就跳跳广场舞、下下棋,兴致来了再坐上公交,到县城去逛一逛,偶尔再组团出去旅游,生活比蜜还甜美。

“在国庆之际,我想对我们的祖国说一声生日快乐,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希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姚国庆说,有国才有家,国家好了,自己的小家庭才会幸福。

郑国庆:忙趁晚晴放纸鸢

每到秋风起,郑国庆总会放下家中的活计,呼朋唤友,一起在田岸边放飞风筝。

今年82岁的郑国庆已经四世同堂,但却有一颗未泯的童心——放风筝。记得还是小的时候,每天从学校放学回家,他都会带着自己制作的风筝,奔跑在田间地头。1999年,从镇农机站退休回到家中,无意中看到自己小时候制作的风筝,郑国庆便寻思着扎个风筝陪孙女玩玩。于是他买来了一些工具和材料,凭着小时候的一点制作基础,一个哨口一个哨口地削,一根竹片一根竹片地刮,一连几个月,他一有空便钻进老宅的空房间里,当一只三米高的风筝呈现在家人面前时,大家连声称赞:“太好看了,比街上卖的还漂亮。”心情大好的郑国庆连忙打电话邀请几个好友一起来欣赏。他们将风筝放到空中,听着优美的空中交响乐,老哥儿几个仿佛又回到童年时代。

江苏如东:看“国庆”们的幸福生活,南通网


“我制作风筝并不是图钱,更多的是觉得大家志同道合,一起交流学习,以风筝会友。”郑国庆说。为了方便大家交流学习,郑国庆牵头成立了岔河镇风筝协会,40多名风筝爱好者加入到协会中。协会制定了章程,经常开展制作和放飞经验交流,定期开展放飞和比赛活动,郑国庆家也成了会员们交流学习的场所。

制作风筝是个技术活儿,可放风筝却是个力气活儿。这些年,随着年龄的增大,家中人都劝郑国庆不要放,以防磕着碰着,可郑国庆偏不信。“做风筝、放风筝让我的退休生活更加充实,看着自己做成的风筝放上了天空,心里特别有成就感,也让我找了到少年时的感觉,心情格外好。再说,放风筝也是一种锻炼,跑啊跳啊,活动四肢,增强体质。退休后,我身体啥毛病都没有,肯定与放风筝有关。”换上一双解放鞋,郑国庆和几个老友又扛起一只风筝走向田边。

夕阳下,一只风筝慢慢升起,天边传来悠扬的哨声,晚霞将一群奔跑的老人映得通红,一根细线将天与地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放飞图。郑国庆紧紧拉着线,仰望天空,线那头,他看到了腾飞的中国梦。

朱国庆:雏鹰亮翅翱蓝天

身着白色飞行制服,戴上太阳镜,踏入机舱的朱国庆瞬间就有了“范儿”。

朱国庆是如东大豫巩王村人,说起自己名字的来历,他笑着打开了话匣子。“我曾祖母有红色情节,所以送我爷爷去当了兵,到我妈怀我的时候,算了预产期差不多在国庆前后,所以曾祖母就给我取名叫国庆了。”正如朱国庆所说的那样,这看似简单的名字背后,却饱含着老一辈心中最质朴的爱国情怀。

江苏如东:看“国庆”们的幸福生活,南通网




上一篇:玉米转基因检测的几种方法,来涨涨姿势
下一篇:金龙鱼:“进口转基因原料却不标识”不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