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科普:韦翰斯详解肝豆状核变性,基因检



罕见病科普:韦翰斯详解肝豆状核变性,基因检测如何诊断

2022-04-06 18:24 来源: 韦翰斯生物

原标题:罕见病科普:韦翰斯详解肝豆状核变性,基因检测如何诊断

韦翰斯导读: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iIson病,简称WD,是一种由先天性铜代谢紊乱而产生的、以肝硬化和脑病变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该病是由于过多的铜在体内积聚而致发病,特别是在肝脏,大脑和眼睛。肝豆状核变性首次发病一般在6岁至45岁之间,但最常见的是在少年时期开始发病,其发病率约为1/(50万~l00万)。

肝豆状核变性症状概述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肝硬化及肾功能损害表现。

(1)肝脏症状:以疲倦、乏力、食欲减退、腹痛、黄疸、腹水、蜘蛛痣等症状为主。很少出现急性肝衰竭和急性溶血性贫血的病人,比短期死亡更多。

(2)神经症状:以表情古怪、肢体震颤、动作迟缓、肌肉强直、无意识的舞蹈、蠕动等为主要表现。有些病人还可能有语言障碍、平衡失调、步态不稳、癫痫等表现。

(3)心理症状:其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和行为异常,如淡漠、抑郁、兴奋、躁动、动作异常、攻击行为等,少数病人还可出现幻觉、妄想、傻笑、记忆丧失、反应迟钝、智力障碍、人格改变等。

(4)眼睛症状:角质层色素环(K-F环)是该病最主要的表现,在角膜内表面可以看到绿褐色或金褐色的环,为眼内铜沉积所致。

(5)其他症状:大多数患者存在皮肤色素沉着,同时肾内铜离子沉积会导致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出现血尿、蛋白尿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发生肾小管性酸中毒。如在肌肉或骨骼中沉积铜离子,出现肌无力、肌萎缩、骨质疏松症、骨及软骨变性等现象。铜离子在血液中沉积,就会发生轻中度贫血。

致病机制:基因突变是导致肝豆状核变性的主要原因

肝豆状核变性基因位于染色体13q14.3,包含21个外显子,20个内含子,全长约80kb,转录产物为7.5kb,cDNA全长编码一种1465个氨基酸的铜转运P型ATP酶(ATP7B),故又称ATP7B。WD基因在结构上分3个区域:金属离子结合区、P型ATP酶功能区和跨膜区。目前已发现200多种WD基因的突变,这些突变以点突变为主,通常累及ATP7B的功能区,包括错义和无义突变、小缺失、小片段缺失、小插团入,调节基因突变,剪接突变,漂移突变以及插入和缺失同时存在等。

ATP7B基因突变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ATP7B基因主要负责肝脏内铜的转运。因其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不能将多余的铜离子从细胞内转运出去,从而导致铜离子沉积于肝、脑、肾、角膜等组织中。

如何降低肝豆状核变性发病率?

(1)避免近亲结婚

几乎所有的遗传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都低,肝豆状核变性也不例外。一般来说,随机婚配的夫妻双方生育出遗传病患儿极低,近亲结婚可大大提高生育出遗传病几率,因为一种致病性基因在亲属中的频率大大高于一般人群。因此,为了预防遗传病的发生,应避免近亲婚配。

(2)避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间婚育

肝豆状核变性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依据孟德尔遗传规律,两个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生育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概率为100%。因此,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夫妻双方在生育前,应当充分了解后代的发病风险,尤其应知晓肝豆状核变性对个人、家庭带来的精神与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并理解现有的医学治疗局限性。因此夫妻双方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情况下,应避免生育,即使已经妊娠,应在患者家庭知情同意的原则下,慎重选择是否继续妊娠。

(3)产前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作为遗传病,防治重点在于“预防”。对于已查出患者、患者家人或家族中有肝豆状核变性基因者,夫妇双方都应行基因检测,一旦发现双方都是携带者(杂合子),从优生优育角度考虑,降低肝豆状核变性患儿出生发生率,应做产前诊断,排查胎儿是肝豆状核变性可能性,一旦确诊胎儿基因异常,应在患者家庭知情同意的原则下,慎重选择是否继续妊娠。

(4)基因检测与筛查

为了减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出生,应避免杂合子与杂合子间的婚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基因检测。对患者的家系成员,尤其是同胞,应早期进行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突变筛查,以发现症状前期的患者。

罕见病科普:韦翰斯详解肝豆状核变性,基因检

基因检测:有效避免下一代遗传肝豆状核变性的困扰




上一篇:集中打印点设备设施建设招标公告
下一篇: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完成多项在轨实验,发现了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