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系列报道·飞越百年



  渤海之滨,巍巍津门。这座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风云的京畿重镇,百年间更铭刻了鲜明的红色记忆。

  “世界潮流,汹涌澎湃,来到中华地……大家携手作先驱,奋斗、牺牲是精神,推翻恶势力!”在五四运动的洪流中,周恩来、邓颖超等爱国青年追求真理、奋发进取,《觉悟社社员歌》的初心歌声令人心潮澎湃。

  海河之上,一座125岁的铁桥金汤桥静静矗立。72年前,它见证了天津解放的历史时刻:经过64天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解放军于金汤桥胜利会师,成为平津战役走向胜利的关键一战。

  百年后的今天,从客机舷窗俯瞰,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主航站楼犹如闪耀着金属光泽的风筝,即将展翅高飞。回溯新中国民航在这里起飞的光辉时刻,解读红色传承的基因密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天津民航的发展脉络变得格外清晰。

天津滨海机场(李森/摄)

  红色基因助腾飞

  天津在百年党史中占据重要地位。这里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建立党的地方组织的地区之一,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火硝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火红年代以及改革开放的激情岁月,同时还是民航强国梦开始的地方。

  历史,因发轫而被铭记。1949年11月9日,两航起义的11架飞机飞抵天津张贵庄机场,新中国的航空事业发端于此;1950年“八一开航”,新中国第一条民用航线从天津始发;1951年9月,作为新中国第一批民航专业技术学校之一,军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中国民航大学前身,下称“中航大”)落户天津;1952年7月17日,中国人民航空公司在天津成立,首家国营民用航空运输企业诞生于此,进而组建了新中国民航第一支飞行队……这些“第一”,让天津有了“新中国民航摇篮”之称。

  发展,借蓝天而开新局。1979年4月,天津滨海机场使用4架子爵号飞机,开辟了7条始发航线,从此结束了只作为经停站的历史。

  “那时候天津滨海机场航班很少,一票难求。仅有的6个值机柜台前,出港旅客每天都要排起长龙。”回忆起1997年7月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天津滨海机场客运部副总经理韩旭感慨良多。如今,天津滨海机场在高峰时段仅国内候机厅就有72个“火力全开”的值机柜台,而借助自助值机、自助托运、人脸识别等新设备和新技术,旅客出行效率也得到了极大提高。进入21世纪,天津滨海机场进入稳步发展阶段。2002年12月28日,天津滨海机场加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实现企业化改制,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4年~2017年,其旅客吞吐量从1000万人次增加到2000万人次,实现1000万增量仅用了4年时间。

  事业,因人才而更兴旺。5月的中航大校园,繁花似锦,处处洋溢着生机,70年校庆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70年来,据不完全统计,中航大已为民航输送了16万名各类专业人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民航人才摇篮,学校近5年毕业生在民航业相关单位就业占比达到85.24%以上。

  中国民航大学实训停机坪

  梦始于此,不止于此。如今的天津民航,朝气勃发,色彩斑斓。

  “现在天津民航的业态比较丰富,除运输航空外,在通用航空、航空器生产制造、维修保障、教育培训等领域都打造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民航天津监管局局长李东生表示,民航业在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日益凸显。

  协同发展开新局

  天津作家冯骥才曾撰文描述每次乘机返回故土时的心情:“只要听到空姐说出‘天津’的名字,心中便充溢着一种踏实,一种温情,一种彻底的放松。”这片红色沃土让天津人如此热爱。

  然而长期以来,“北京吃不完,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的民航资源不平衡现象却困扰着天津民航。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幕开启。“交通先行,民航率先突破”,中国民航以行动给出了答案。随着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的“四梁八柱”逐渐搭建起来,天津民航抓住机遇,努力将天津滨海机场打造成了“进出北京的第二空中通道”。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这7年,天津民航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带着此次报道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在采访中发现了天津民航诸多欣喜的变化。

  “这几年,天津滨海机场承接首都机场溢出航班不断增多。2014年~2019年,天津滨海机场旅客吞吐量从1207.3万人次增加到2381.4万人次,年均增幅达到14.6%,增速在全国两千万量级的机场中排名第一,区域枢纽机场作用明显增强。”在采访中,中航大临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用一组数据展示了天津滨海机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助力下的快速腾飞。




上一篇:深晚报道|映耀百年征程 传承红色基因 “文化和
下一篇:传承红色基因创造非凡业绩(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