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浓度越高越好?医用酒精能用于空气消杀?



“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日前随着相关话题登上热搜,一时间大家纷纷抢购医用酒精、84消毒水等,在家中自行消毒,却也无形中埋下了安全隐患。

2月3日,一段武汉某小区起火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随后有传言称,系居民在家使用高浓度酒精消毒引起。虽然事后武汉消防官方微博辟谣称,该起事故并非网传在家使用酒精消毒造成,却也为大家敲响了个警钟: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不受特殊管控的消毒产品,可有效灭活病毒,但同时具有易燃、毒害、腐蚀等危险特性,如果使用储存不当,极易引发火灾、中毒、灼伤等安全事故。

这样的提醒并非小题大做。根据武汉消防官方微信,近期就发生了这样一起事件:男主人在家喷酒精消毒,女主人在家烧火,把房子点着了。“酒精消毒,一定注意安全!请大家嘱咐家人,浓度75%以上的酒精易燃易爆,使用时候必须远离明火。不管是喷洒还是擦地,家里有吸烟的更要重视!”武汉消防大声疾呼。

疫情当下,究竟如何正确使用医用酒精等消毒产品,又该注意哪些事项?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陶勇、副研究员林白雪,为您详细解答。

一、酒精为何可以杀菌杀毒?

酒精(乙醇),是医学上常用的消毒剂之一,是最广泛使用的消毒剂。最常用于无损伤皮肤的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那么酒精为什么可以杀菌消毒呢?

酒精可溶于水,并具有一定的脂溶性。酒精杀菌杀病毒的机制是:酒精的脂溶性可以破坏生物磷脂双分子构成的生物膜,造成生物膜结构和功能障碍造成死亡。较高浓度的酒精可以破坏膜的结构的“秩序”,从而破坏膜的功能,导致“有膜”微生物的死亡。

二、酒精浓度越高越好?

消毒剂和杀菌剂中酒精的有效性取决于酒精的浓度。要达到杀死99.99%细菌的效果,酒精含量通常必须达到“60%”以上。

研究发现浓度高于60%(容积比)的酒精溶液才具有消杀作用;浓度达到75%~80%,就可以在几秒钟内杀死绝大多数细菌和包膜病毒。60-80%的酒精可通过使蛋白质变性并溶解其脂质,从而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膜(对大多数细菌、真菌和某些病毒有效;但对细菌孢子无效)。75%的乙醇是常用的浓度,作为医用酒精在医院系统中广泛使用,在科研实验室以及其他需要消毒的场合,75%的乙醇也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但高浓度酒精(95%)消毒杀菌效果,反而不及稀酒精(70~75%浓度最佳)。

高浓度的乙醇(~95%)会使接触的蛋白质凝结,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凝结形成一层硬膜,这层硬膜对细菌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酒精进一步渗入,所以假设将纯酒精倒在单个细胞生物上,酒精进入生物体的细胞壁,使细胞壁内的蛋白质凝结,而凝结的蛋白质环将阻止乙醇渗透到更远离细胞的位置,并且不再发生凝结。 此时,该细胞将变为非活动状态,但不会死亡。

因此,75%的酒精是更理想的解决方案的理想选择。如果将75%的酒精倒入单个细胞的生物中,稀释的酒精也会使蛋白质凝结,但速度较慢,它会一直渗透到整个细胞中。 然后将整个细胞凝结,生物死亡。

酒精对新型冠状病毒是否有用?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envelope),因此可被酒精杀灭。酒精作用并破坏其脂质分子包膜从而可以迅速杀灭病毒。因此酒精可以用于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消杀用途。

三、医用酒精可用于空气消杀吗?

乙醇是一种广泛用于临床的消毒剂,一般场合均可用。鉴于酒精消杀依赖于高浓度,因此,只能用于体外的消杀。比如手部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居家消毒,可用三份纯酒精加一份水配置成75%浓度的酒精做为基础的擦手液。用这种擦手液搓手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细菌和包膜病毒,或通过喷洒或擦拭来清洁和消毒物体表面。

目前,按照WHO、CDC以及我国相关部门的建议,首先建议肥皂+流水洗手。在缺乏洗手材料或环境下,并且手部没有明显污物污染时,再使用酒精擦手液。

当然,使用酒精擦手比之肥皂洗手要方便得多,因为擦手后酒精会很快挥发,不需要擦干手部的程序,既方便,又减少擦干过程中可能的污染。同时,酒精为基础的消毒液的另一个主要用途是通过喷洒或者擦拭来清洁和消毒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面、电梯按钮、手机、电脑,还包括照顾患者或与患者和疑似患者密切接触时使用的餐饮用具等物体表面。

酒精不用于空气消杀和其他用途。有些人用酒精喷雾来消毒室内空气,这种做法缺乏依据,达不到消杀的效果。而且空气中高浓度的乙醇的聚集,极易产生燃烧现象,造成火灾。因此,不建议在家中对空气喷洒乙醇进行消杀。在非医疗环境空气,比如我们居家的非污染的室内空间,空气中不大可能会悬浮足以可以造成传播的病毒浓度,因而无需进行空气消毒,仅需要定期开门窗通风就可以。

四、酒精易燃,使用需要注意啥?




上一篇:赤峰市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常见法律知识问答40问
下一篇:2020山东医疗卫生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资料:处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