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篇(第22篇:针刺补泻手法之单式补泻)



和于大夫从零学中医——针灸篇(第二十二篇:针刺补泻手法之单式补泻)

本系列文章《和于大夫从零学中医》追求在非中医专业读者、普罗大众学习本系列内容后,能明白中医基本原理,掌握相应的核心操作,可以使用与此相关的中医、中药、针灸等知识对日常生活常见的健康问题进行安全、合理、有效的处理,突出中医真实而有效的预防保健,乃至的治疗作用。

今天,于大夫和大家一起学习:《针刺补泻手法之单式补泻》有关知识。

针刺的效果是通过补泻手法来实现的,而手法则是把穴位和疾病有机的联系起来。比方同样是一个项痹(颈椎病),有实证和虚症的区别,同样选穴都是列缺穴,列缺是一个穴位,项痹是一个病症,那么列缺穴怎么能治疗项痹呢?此时就应该用手法来实现是补还是泻?补泻手法在机体上是怎样起到治疗作用的呢?这是因为经脉在机体分布循行是有规律的,穴位在经脉线上是固定不变的,是气血集聚之处。而针刺手法则是通过医生的操作,根据患者当下身体的机能状态,虚补实泻,故手法是因人而异、饮食而已、因病而已,不是一成不变的,恰恰相反,针刺手法是灵活多变的。针刺效果就在于使不变的穴位,通过可变的手法(补或泻),来激发人体的经气运行能力,改变经气运行状态,从而活跃气血运行,以达到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到治疗疾病,预防疾病,强壮身体的作用。补泻分为单式补泻和复式补泻,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单式补泻。

单式补泻手法:

(1)提插补泻

主要根据针身在穴位内提插轻重来区分。《难经·七十八难》讲:“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

补法:针刺得气后,在得气处小幅度上下提插,重插轻提(即慢提急按)。

泻法:针刺得气后,在得气处小幅度上下提插,轻插重提(即急提慢按)。

(2)捻转补泻

根据针身在穴位内捻转方向、用力的轻重来区分补泻的手法。《标幽赋》:“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而补暖。”

补法:针刺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捻转,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重,指力沉重向下;拇指向后右转还原时用力轻,反复操作。

泻法:针刺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捻转,拇指向后右转时用力重,指力浮起向上;拇指向前左转还原时用力轻,反复操作。

(3)呼吸补泻

在进针、出针时配合患者呼吸以区分补泻的手法。《针灸大成》:“欲补之时,气出针入,气入针出;欲泻之时,气入入针,气出出针。”

补法: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

泻法:病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4)徐疾补泻

依据针身在穴位的深浅进内和外退动作的快慢,和出针时对针孔操作的快慢来决定的针刺手法。《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补法:针刺入浅层得气后,随之将针身徐徐推入到穴位深层,急速退针至皮下,出针时,快速出针并疾按其针孔,重在徐入。

泻法:针身刺破皮肤后,迅速插入深层得气,随之徐徐退针至皮下,出针时,缓慢出针并且不按针孔。重在徐出。

(5)迎随补泻

根据针尖方向与经络气血流向来判断补泻的手法。《难经·七十二难》中说:“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

补法:针刺时使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和操作的叫做“随”,也就是补法。

泻法:凡针刺时使针尖逆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和操作的叫做“迎”,也就是泻法。

(6)开阖补泻

根据出针时是否按针孔来区分。《素问·刺志论》:“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

补法: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

泻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针孔为泻法。

囿于时间所限,这篇关于《针刺补泻手法之单式补泻》的小文,先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关注、评论、点赞和转发。对此文涉及的有关问题,有疑问的朋友都可以在本文的留言区留言,于大夫将尽其所能为您解答。本着“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于大夫希望:大家对于大夫多多指教、多多批评,好了,我们下篇再见。




上一篇:获得三项授牌,成立一个学组——城阳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在“青岛市尿控与泌尿系感染高峰论坛”收获满满!
下一篇:华熙生物携手乐敦制药、BMS,涉足再生医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