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飞杂记】细菌传之遗传物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云飞杂记】细菌传之遗传物质   2022-07-21 13:24:54.0 来源:中国网-体育频道 作者:云飞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毛泽东

1859年9月1-2日,太阳的日冕物质抛射撞击地球磁场,诱发有纪录以来最大的地磁风暴。英国天文学家卡灵顿和霍奇森观测与纪录了太阳的“白光闪焰”。这场风暴造成强烈的极光,并对电报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与此同时,另一场惊世风暴还在酝酿之中,直到11月24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正式在英格兰出版发行,共1250册,当日便销售一空。从那天开始,进化论的风暴快速席卷全球,甚至延续至今。“如果达尔文先生的推论成立,那么这将成为彻底推翻自然史基本原则的革命。”当时的某位评论家写道,“我们认为,对于社会公众而言,他的工作是长久以来最重要的贡献。”

健客:我知道达尔文到过很多地方,不知是否来过中国?

云飞:达尔文从未来华,却成为思想启蒙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大异于“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怡人自得。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不能“逆来顺受”,坐等帝国主义侵吞,使中华民族淘汰灭种。1897年,严复将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翻译为《天演论》引入中国。梁启超等人成为第一批读者,大感惊奇和兴奋。胡适之名就是从“适者生存”而来。鲁迅在文集《朝华夕拾》中说,在学校生活中最大乐趣是“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李大钊、陈独秀也曾发表有关“进化论”的文章,触及公平的观念是如何“演化”的……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1860年1月9日,《物种起源》第二版面市两天后,达尔文回到他最初的《自然选择》手稿上,开始扩充第一章和第二章关于“在家养下的变异”的内容。因为代际遗传是进化论的巨大空白,达尔文意识到,遗传的重要性无可替代。虽然达尔文借鉴了毕达哥拉斯的微缩人(泛子)理论和亚里士多德的信息与混合的概念,然后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打造全新的遗传理论——泛生论,并试图实现对进化论的完美解释。1865年5月,他给赫胥黎寄出了一份手稿,大致描述了“泛生论”。他提出,器官的每一个部分都不停地释放出一种看不见的微粒。达尔文把这种微粒称为“芽”。“芽”可以生出和母体类似的器官。比如说,脚释放的“芽”会生成脚。“芽”可以在器官的周围自由流动,并且可以通过分裂来增殖。在有性生殖中,亲代的“芽”经过混合后转移到子代,使得子代得以产生亲代双方各自的属性……在随手稿同行的信中,达尔文说:“这是一个草率而粗陋的假说,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慰藉,我能用它解释不少事实。” 1867年10月,达尔文向美国植物学家格雷寄出校正后的书样,并附评论说:“我称为泛生论的一章将会被称为一个疯狂的梦,如果您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出版的梦,我就很满足了。但是我心底里仍然认为其中包含了真理。”这本书就是 《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在《物种起源》出版后的第9个年头,1868年1月30日,这本厚厚的书开始销售。然而,达尔文很快就从“疯狂的梦”中惊醒。《北英评论》发表了对《物种起源》的评论,指出泛生论的硬伤。印度裔美国医生、肿瘤学家穆克吉在《基因传》中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这个故事。如果遗传形状在传代中彼此之间始终遵循混合理论,那么怎么才能阻止变异被杂交迅速稀释呢?如果一个白人和一个黑人结婚生子,双方各贡献1/2的基因,那么这个白人或黑人的基因将在代际遗传中呈现幂次级递减,即1/4、1/8、1/16、1/32直至稀释至消失殆尽。如果变异在遗传过程中无法维系,或者说不能让改变的性状固定下来,那么所有这些性状最终都会在混合作用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泛生论是对的,那么自然选择岂不成了无稽之谈,达尔文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健客: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物种起源》出版的时候,巴斯德和普歇关于生命来自哪里的争论还没“发酵”吧。讲了这么多,遗传理论与细菌有什么关系?

云飞:哈哈,把“发酵”一词用在这里很恰当啊!达尔文的遗传理论虽然是“梦”一场,但梦醒时分,既年轻又神秘的遗传学成为科学宠儿,激励越来越多的人前赴后继。基础研究通过推进人类认知前沿,有时也能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人类面临的问题通过刺激科学研究,有时也能推进人类认识前沿。遗传的科学问题与肺炎的医疗问题合力揭示遗传物质,而细菌又一次成为主角。




上一篇:如何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
下一篇:首届植物科学前沿学术大会在南京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