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儿为救患癌爸爸两次采血捐献造血干细胞:要给爸爸做榜样



  6月10日下午一点半,10岁的小彩新再次躺在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床上,手臂和脚都插上了管子,鲜红的血液正往干细胞采集仪输送。从她小小的身体里采集的“生命种子”,是能给父亲延续生命的希望。

彩新手臂上的针头

  五年前,彩新的父亲唐海涛被诊断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经过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7个月前病情再次复发。此时唐海涛的自体干细胞已经不能再移植使用,骨髓库里也没有找到与他匹配的干细胞,父母年事已高不适合做捐献者。万幸的是,女儿彩新与父亲匹配成功了。

  由于唐海涛体重近180斤,所需的干细胞数量相对较多,前一日已从小彩新身体里采集的干细胞数量不够,这是第二次给彩新采集。从这个小姑娘的眼睛里,看不到一丝恐惧,满是坚定和勇敢,她笑着冲妈妈比了个“耶”,一心想着爸爸能够赶快好起来。

即将进行二次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彩新

  父亲病情复发

  10岁女儿照亮“生命之光”

  彩新一家是四川宜宾人,爸爸妈妈还有妹妹一家四口原本过着平淡幸福的生活。但五年前,爸爸唐海涛出现发高烧、喉管化脓、吃不下东西等症状,来到位于泸州市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这个消息像是晴天霹雳一般击中了这个小家庭。年幼的彩新从未听过这个病的名字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她只知道爸爸生病了,原本强壮的爸爸逐渐开始消瘦,妈妈也少了一些笑容。

  好在经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唐海涛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治疗花去了近三十万,为了偿还治病向亲戚朋友借下的钱,唐海涛回到了工作岗位,在工地做现场管理,一个月能有五千元,媳妇张晓琳在营业厅上班一个月挣两三千元,“一边工作一边还嘛,以为生活就回归正轨了。”

彩新的爸爸唐海涛

  但去年冬天,唐海涛的病情复发,一家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再次来到了医院。医生告知张晓琳,唐海涛的自体造血干细胞已不能再使用,只能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然而造血干细胞匹配成功的概率极低,在非亲缘关系的供需者之间,配对相符率甚至只有十万分之一。

  骨髓库里找不到与唐海涛匹配的造血干细胞,父母已六十多岁不再适合做供给者,兄弟姐妹又匹配不上,这急坏了一家人。幸运的是,女儿彩新与爸爸的造血干细胞匹配上了,这宛如黑暗里照进了一束光,让全家人看到了希望。

  害怕采集造血干细胞对女儿身体有影响,一家人进行了多次思想斗争,医生的科普打消了他们的顾虑,最终同意了让女儿捐献造血干细胞救爸爸。“第一次告诉她时,她开心得不敢相信,三天两头问什么时候可以采血。”张晓琳没想到女儿会如此懂事,不禁红了眼眶。

给彩新抽血检查

  要给爸爸做榜样

  “虽然痛但我不怕”

  6月6日是彩新10岁生日,在妈妈的朋友圈里,记录下了彩新端着蛋糕的可爱模样。小姑娘有着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乌黑浓密的长发编着辫子,灵气可人。

  过完生日两天后,彩新住进了医院,为采集造血干细胞做准备。6月9日,打完最后一针动员剂后,血液内科的医护们开始给彩新进行采集。“不敢睡觉,她一直看着。”尽管打针从未喊过疼,但毕竟还是小孩子,妈妈看出了彩新心里的不安和害怕,不断鼓励着她。

妈妈张晓琳和彩新

  6月10日,医生告知采集的干细胞数量不够,需要再次进行采集。采集一次需要5小时左右,看着女儿手臂上扎着的留置针和淤青,妈妈心疼得难受,但彩新反而安慰妈妈:“我很乐意,这没有什么。虽然会有一点害怕,也有一点痛,但是我要做爸爸的榜样,我不要害怕,希望爸爸健健康康的。”

  第二次躺上采集床,彩新更加勇敢了,眼睛里透露着坚定。手臂上和脚上插着的管子将鲜红的血液输送进造血干细胞采集仪器,这些“生命的种子”是给爸爸的希望,是全家人的希望。

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彩新

  强忍身体不适

  “不想浪费一滴药”




上一篇:广州:全球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新高地正在崛起——写在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穗开幕之际
下一篇:长文翻译:通过限制引导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