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膨脹學歷”催生調查:76.71%的人考過或想考研



原標題:被“膨脹學歷”催生 調查:76.71%的人考過或想考研

被“膨脹學歷”催生 調查:76.71%的人考過或想考研

孫繼�攝

  前不久,2017年考研(課程)初試成績陸續公布,此次報考人數首次破200萬。

  陳瑞就是這200多萬分之一,在她看來,考研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現在到處都是本科畢業的學生,本科學歷不值錢了,必須得繼續深造。”

  根據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數據顯示,來自300多所高校850人的被調查群體中,76.71%的受訪者表示已參加過研究生考試或打算考研。

  事實上,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加。由於獲得大學教育的人數增加,本科學歷者越來越多,其競爭力自然下降,進而追求更高學歷。

  用人單位青睞高學歷,提高學歷提高就業競爭力

  新學期剛開始,在天津一所高校讀大三的張新業發現,周圍很多同學都在討論考研的事情。有的同學已經確定了目標高校,開始買參考書做准備﹔有的同學確定考研,還不知道考哪所高校,打算先復習公共課再定目標。

  張新業也有考研的打算,正糾結著報考哪所學校、哪個專業,以及是讀學碩還是專碩。“這幾天都在向學長學姐咨詢考研相關信息,還聽了幾場有關考研的講座。”在他看來,現在他的大部分時間已經被考研佔據了。

  “我希望將來回家鄉到事業單位工作或者留在高校當老師,但這兩份理想工作都對學歷有著很高要求。”面對自己向往卻要求高學歷的工作,張新業選擇了考研這條路。他認為用人單位青睞高學歷畢業生,是可以理解的,“學歷應該是用人單位最好的選人標准,實用且方便。”張新業說。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數據顯示,23.29%的受訪者在求職或實習面試時遇到過學歷歧視,42.48%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本科就讀高校一般,希望通過讀研改變“出身”。

  2016年12月,劉一葦第二次參加考研,從前陣子公布的初試分數來看,她應該可以進入報考高校的復試。

  劉一葦是遼寧一所985、211高校的2016屆畢業生,她是班裡為數不多的考研族,“班裡的同學要麼保研,要麼出國,還有一部分人畢業直接工作了。”在劉一葦看來,班裡同學之所以能本科畢業就順利找到不錯的工作,與畢業於985、211高校不無關系。而班裡極少人考研的情形,她總結為“985、211高校學生的傲嬌”。

  盡管本科“出身”不低,但劉一葦還是不想本科畢業就踏上工作崗位。“我對‘工作’這個概念有點兒迷茫,考研也是想緩一緩,讀書讓我更有安全感。”她告訴記者,“工作什麼時候都可以找,提高學歷應該趁熱打鐵,學歷是一輩子的事兒。”

  劉一葦的目標是上海的一所985、211高校,“那所高校比我的本科畢業高校好很多,資源也更加豐富,去上海還可以開闊眼界。”第一次考研失利后,劉一葦依然沒有打算工作,“我報考的專業很多人‘四戰’‘五戰’,我‘二戰’不算什麼,父母也很支持。”

  如今,劉一葦正在准備復試,她的目標是讀完碩士繼續讀博士,“我想留在高校裡當老師,現在大多數高校都隻招博士了。”

  與劉一葦本科畢業后就選擇考研的情況不同,鄭凱在工作近3年后,有了考研的念頭。

  2014年7月,鄭凱從遼寧一所985、211高校畢業。本科畢業后,鄭凱輾轉上海、北京,已經換了4份工作了,現在他打算考研。“這幾年過得不是很順利,考研后會有更多可能性。”他說。

  對鄭凱來說,准備考研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早在2013年9月,他就備考過。“大四時自己比較迷茫,不小心‘逃’過了學校的保研宣講會,也錯過了找工作的最佳時期,於是決定考研。”鄭凱告訴記者,備考3個多月后,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不是很想繼續讀書,於是選擇了放棄。

  “出來工作近3年了,發現這個社會還是需要高學歷人才的,我想再給自己一次機會。”鄭凱把考研目標定在比自己本科畢業高校排名更靠前的浙江大學,他也希望將來在杭州發展,“杭州的就業和創業環境都很好,如果能拿到浙江大學的碩士學歷,那就是最好的‘敲門磚’了。”

  如今,鄭凱邊工作邊復習,在他看來:“當你意識到這個學歷你非要不可的時候,你就會拼盡全力去努力。”

  家長認為本科畢業就業難,被迫走上考研路

  2016屆畢業生韓莉已經是考過兩次研的“老手”了,父母希望她將來進國企工作,因此強烈要求韓莉考研,學校專業都不限制,拿到碩士文憑即可。“我的父母認為,除了國企和央企,其他公司都不是‘正經’單位,而現在國企和央企對學歷要求又比較高,本科生幾乎沒有機會,所以他們讓我考研就是硬性要求。”她說。




上一篇:鐵礦石價格暴漲庫存總量超1.29億噸
下一篇:信诚证券刘兆祥2月26日在线答疑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