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聚魂与布道:基于“听见”的学校文化建



  内容提要:以往的学校文化建设更多关注“看见”,关注外显的设计,注重物化的表象,表现为一种成人功利本位。文化即“心声”,文化主要植根于内心,因而文化主要靠“听见”而非只是“看见”。文化的理解应关注局内人的心声,注重深层的意义,强调儿童成长的立场。由此,学校文化建设应“以听为见”,从“看见”走向“听见”。基于“听见”的学校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三大任务:“寻根”、“聚魂”与“布道”。“寻根”就是通过听局内人的故事找到学校的“文脉”,了解学校的意义网络;“聚魂”即寻找共享的意义,聚合成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信念”,作为学校发展的“精气神”;“布道”即基于学校文化之“魂”进行本校的课程规划,让学校文化彰显、扎根于学校的教育实践之中,使课程成为实现学校文化的核心路径和主要通道。

  关 键 词:学校文化 以听为见 寻根 聚魂 布道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新媒体背景下儿童道德共识建构研究(15BZX114)”的部分成果。

  文化是一种“粘合剂”或“离散剂”。当文化成熟了,就可能有一种群体共享的愿景或价值追求将大家紧紧地粘合在一起,聚合成一个共同体;共享的愿景、共享的价值观和共同的做事方式构成了学校组织的文化整体,成为一种“合力剂”,引领学校组织朝着组织成员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反之,当文化贫困或者出现文化冲突时,集体也就不复存在,组织也就成了一群“乌合之众”:或出现派别主义的纷争,或群龙无首、混乱无序。文化像病毒一样容易传染,尤其是毒性文化,如果在一个学校里面存在某种“文化病毒”,它对组织的侵蚀和离散作用将非常大。

  学校文化犹如“冰山”,看得见的只是冰山一角,主体与基础部分往往是隐而不见的(见图1)。基于对众多中小学校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的问题反思,我们认为学校文化不只“看见”,更需要用心去“听”见。用心去“聆听”学校的文化,听学校的故事,既包括听有声的故事,如倾听师生的故事;也包括倾听“无声物品”所承载的意义,如学校建筑尽管静默无声,但同样静静地诉说着学校的文化。此外,我们不但要听历史故事,关注当下的意义;同样还要听对未来的期待。用本土的话语去构建意义的网络,用心去品读、理解学校成员心中的声音,去“看见”植根于他们生命中的意义结构和行事修为。“学校文化建设新行动”的使命就是引发学校成员集体的文化自觉,共同寻找和叙说学校文化的故事,寻找学校文化之“根”,找到“聚合”大家为一体的“文化之魂”,通过共同努力将隐藏的主体显现出来,集聚、编织成一张“意义之网”,将学校统摄为一个有魂的整体。

寻根、聚魂与布道:基于“听见”的学校文化建

  

图1 学校文化的冰山理论模型

  一、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的反思:重视“看见”,忽视“听见”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从解释学的视角理解,组织文化是一种主观的经验和个体内心世界的建构。[1]在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中,“只为了看见”的文物装饰现象十分普遍,这种取向只注重浅层的器物形式,忽视了那些真正“看不见”的学校文化主体部分。反思学校文化建设的取径,审视其背后的价值取向与信念,不仅是为学校文化建设实践“捉虫”,更是为了引领学校文化建设走向立足本土的“生长”。“只为看见”的学校文化建设关注的是外显的设计,体现为一种成人的功利本位,致使学校文化处于“无根”与“失魂”的状态,具体表现为以下问题:




上一篇:北京理工大学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场发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多功能扫描探针显微镜及共聚焦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设备采购项目
下一篇:7种常见的涂料用颜料分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