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邓宏魁凭基因编辑研究成果入选《自然》2019年度十大人物



推荐 2019-12-20 12:17:41

12月18日,《自然》杂志发布了2019年度十大科学人物。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邓宏魁教授凭借其基因编辑研究成果——“证明CRISPR基因编辑可以在HIV感染的成年人中安全使用”,成功入选十大科学人物。

北京大学邓宏魁凭基因编辑研究成果入选《自然》2019年度十大人物

据介绍,邓宏魁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长江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成员。2019年9月,邓宏魁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完成了世界首例基于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的案例。研究表明,CRISPR基因编辑能够创造一种潜在的无限供应的免疫细胞,这些免疫细胞可不被HIV感染。

据了解,早在2008年就出现了一个HIV感染者被治愈的案例——“柏林患者”Timothy Ray Brown。科学家发现,Brown在接受骨髓移植的过程中,其骨髓供体中存在一个基因突变,该基因突变可以使CCR5蛋白(该蛋白被HIV用来感染免疫细胞)失效。Brown因此成为已知的第一个清除HIV的患者。但在骨髓供体中发现的这种保护性突变很罕见,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地方的人群中都不存在。北京大学的邓宏魁教授及其团队是发现CCR5在HIV中重要性的团队之一,该团队决定尝试编辑该基因,复制“柏林患者”的成功案例。

2017年,邓宏魁团队建立了利用CRISPR-Cas9进行人造血干细胞基因编辑的技术体系。为精确模仿柏林患者,研究团队从供体骨髓中获取与患者免疫匹配的造血干细胞,利用CRISPR-Cas9对其进行编辑,然后移植到感染HIV的白血病患者体内。为了安全起见,同时也因为造血干细胞难以进行基因编辑,邓宏魁团队进行了混合细胞移植,其中约18%的细胞进行过基因编辑。

结果显示,患者的白血病得到缓解,其体内仍存在HIV病毒。在随后19个月的临床观察中,该患者短暂停止服用抗HIV病毒药物,CD4细胞中的CCR5基因编辑效率有明显上升,证明CCR5基因编辑的T细胞表现出一定程度抵御HIV感染的能力。重要的是,基因编辑细胞仍保留在这名患者的体内,表明基因编辑效果在血液细胞中始终稳定存在,未发现基因编辑造成的脱靶及其他副作用。邓宏魁教授认为,该研究表明CRISPR-Cas9编辑的细胞作为骨髓移植的一部分不会引起不良事件。2019年9月,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邓宏魁教授团队研发出的这一成果震撼了学术界,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依托北京大学这一学术平台,邓宏魁教授今后还将针对这一成果展开进一步研究,他希望在短期内移植更高比例的基因编辑细胞,并开发出将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的方法,然后将多能干细胞转化为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

值得一提的是,邓宏魁教授在任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期间,在干细胞研究领域还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细胞命运转变方面在国际上做出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此次入选《自然》杂志2019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也是实至名归。




上一篇:达安基因一产前辅助检测产品获批上市
下一篇:园城黄金实控人徐诚东遭通报批评 未及时披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