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迟,中国开始转基因农业产业化试点



与常规玉米相比,转基因玉米品质更好 | 图源:pixabay.com

编者按

2021年12月30日,在第十届全国媒体转基因报道研修班上,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处处长刘培磊称,为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面临的草地贪夜蛾和杂草危害问题,2021年农业农村部对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开展了产业化试点。刘培磊表示,试点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玉米抗虫耐除草剂特性优良,增产增效和生态效果显著,配套的高产高效、绿色轻简化生产模式也逐步形成。转基因大豆除草效果在95%以上,可降低除草成本50%,增产12%;转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增产10.7%,且可大幅减少防虫成本。针对中国转基因农业开启产业化试点,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崔凯受《知识分子》邀请,分享了他的观点。

撰文|崔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责编|邸利会

最近,国家从战略上更加关注粮食安全和绿色环保问题,停滞不前的转基因产业化开始悄然启动。

转基因的科学原理,已经有了不少专业解读。然而部分民众或不相信,或看不懂,进而心存疑虑。然而,不管如何争论,一个事实是,地球上的人口仍以每小时1万人的速度增长。我们无法跳脱的现实是——

什么都可以放弃,唯有食物不可或缺。

图1 中国大豆供应结构

1、紧缺的耕地  

202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8亿吨,加上进口的1.6亿吨粮食,合计8.4亿吨。按照重量折算,中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不到20%,还算岁月静好。

不过,将进口粮食换算成耕地面积,数据就不那么令人淡定了。

进口的1.6亿吨粮食中,1亿吨大豆的生产需要8亿亩耕地,0.6亿吨其他谷物又会消耗掉1亿亩耕地。此外,中国每年还进口约0.1亿吨的肉类和奶粉,消耗的饲用谷物进行折算,又需要1亿亩耕地。

三项合计,相当于进口了约10亿亩耕地。中国自有耕地20亿亩,如果按照面积折算,我们的粮食对外依存度超过了30%。

“爱上一匹野马,可是家里没有草原”,中国人均只有900平方米耕地,只有美国的1/6和俄罗斯的1/9。要在30米见方这样一小块土地上生产出喂饱一个人的食物,谈何容易?如果再遇到水旱灾年(不管十年一遇还是百年一遇),更加是个挑战。

今天,我们的餐桌似乎空前丰盛,粮食安全被很多人所忽视。但过去20年,中国粮食进口量占全球的份额已经从5%提高至30%。今天的中国,85%的大豆和10%的玉米需要依赖进口。 

大豆 “沦陷”,有人或许会问:扩大国产大豆的种植面积,不行么?简单说,不现实。

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是中国粮食大家庭的 “四个孩子”。如果要实现大豆自给自足,意味着一半的耕地要用来种植大豆,那么水稻、小麦和玉米该怎么办?手心手背都是肉,权衡利弊,我们必须优先保证主粮的自给率,用 “牺牲” 大豆节约出来的耕地种植稻麦。

2、如何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曾有朋友问我:如果完全自给自足,中国究竟可以养活多少人?我们可以来做个测算。

单纯依靠国内生产的6.8亿吨粮食,中国可以养活10亿人。预计2025年,中国会达到14.2亿的人口峰值,2050年人口缓慢减少到12亿,2070年再减少到10亿。也就是说,50年后的中国才可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今天乃至今后很长时间里,中国的粮食还得进口。

不过,以大豆为例,全球大豆贸易量为1.7亿吨,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三个国家占比超过90%,且几乎都是转基因品种。 

面对现实,公众对转基因的态度也许已经并不重要,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很多人都说:“我坚决不吃转基因。” 其实,今天要在中国找一个没有吃过转基因食品的人真的很难,转基因食品已经在我们的餐桌上。

你可以不购买转基因豆油,但转基因豆粕是畜禽饲料重要的蛋白源,有多少人可以不吃肉蛋奶?中国每年进口1亿吨转基因大豆,折算下来人均消费140斤。

图2 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示意图 




上一篇:中国首个重组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投放
下一篇:基因编辑会让西红柿更美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