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新争先砥砺前行 走近厦门十位优秀科技工作者



   台海网5月3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他们长期扎根一线,从事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科学普及;他们以创新为使命,勇于试错,一路披荆斩棘;他们说,幸福源自对科学的热爱,对岗位的坚守,对国家的贡献。他们是科技工作者。

  今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本报联合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厦门市科学技术局推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别报道,走进学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医院等科技一线,为您讲述十位科技工作者敢于争先、不断创新、砥砺前行的故事。

  2017年起,国务院将每年5月30日定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旨在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责任,切实担负起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作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瞄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创新报国,引领发展。

  近年来,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切实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职责,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我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积极投身创新争先行动,为我市科技创新事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让我们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向拼搏奉献在各条战线上的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夏宁邵

  低调潜心做科研

  屡获突破性成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新争先砥砺前行 走近厦门十位优秀科技工作者

  夏宁邵在办公室。(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

  夏宁邵教授,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入选国家杰出青年、中组部“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多个奖励和荣誉称号。

  1995年,还是一名普通医生的夏宁邵来到厦大任教,并组建了一个生物技术研究实验室。尽管当年他年纪轻轻,却还是被校方高层“看上了”――当时分管厦大人事工作的副校长朱崇实在看过夏宁邵的材料并与其见面后得出判断:这是一个能够兢兢业业做学问的人才。时任厦大党委书记、校长陈传鸿也做出了对科研团队今后发展至关重要的决定:把校园中的一幢独立小楼留给当时还是生物系一个课题组的夏宁邵团队做科研场所之用。

  这样无人干扰的“真空”环境,既为夏宁邵提供了安静从事科研的条件,也颇为符合他处事低调的态度――无论是获得2013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还是在2017年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创新争先奖励大会上捧回“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夏宁邵都婉拒了媒体采访。

  夏宁邵潜心钻研的成果,是在疫苗、传染病检测技术等方面取得的多项突破。他领导团队突破理论、技术障碍,创建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肠杆菌类病毒颗粒疫苗技术体系。借此,研制出了全球首个上市的戊肝疫苗――这是人类疫苗史上的第三个基因工程疫苗,也使得戊肝成为第29个可被疫苗预防的人类疾病。与此同时,团队还研制出了生产成本显著低于国外的宫颈癌疫苗,已于2017年底提交了上市申请。

  除此之外,夏宁邵团队还研制出了60余项包括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禽流感、甲流以及手足口病等在内的诊断试剂。

  目前,夏宁邵及其团队累计获得100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其中中国授权45项,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巴西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授权55项);发表SCI论文254篇,其中3篇入选F1000推荐,被引用次数共计4351次;入选《自然��生物技术》评选的2016年度全球转化领域TOP20研究者,是大陆首次入选的人员。

  赵金保

  专啃“硬骨头”

  填补多项国产化空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新争先砥砺前行 走近厦门十位优秀科技工作者

  赵金保在阅读论文。(本报记者林铭鸿摄)

  <<人物名片

  赵金保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博士生导师。已在全世界申请发明专利120多项(主要申请国为日本、美国、中国),其中60余项专利已获授权。获2017年厦门市科技重大贡献奖。




上一篇:“17岁杀人犯”的等待:再审两年未判,母亲抱憾
下一篇:18款中东版丰田酷路泽4000丐版实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