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提效能 让“智慧城市”更“智慧”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整个中国。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在一线医护人员与病毒交锋的背后,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能力也在经受巨大考验。

  自2013年1月住建部公布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以来,迄今已公布了三批试点城市,数量已达290个。由于众多城市在年度工作报告和规划中均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截至目前,我国实际上已有超过700个城市(含县级市)提出或正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无论是紧急上线的疫情防控服务平台,还是社区防疫信息采集、大数据人流物流分析、远程办公、智能外呼,“智慧城市”诸多应用都在疫情应对中发挥出巨大作用,但其中也有一些症结,导致未能发挥出“智慧城市”的最大效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应用水平良莠不齐,全国一盘棋的脉络并未完全打通。补短板、提效能,数字化治理能力的提升需求正倒逼“智慧城市”建设和应用提速提质。

疫情防控“智慧城市”功不可没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以5G、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为依托的“智慧城市”在研判决策、协调调度、监督执纪、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研判决策为例,本次新冠肺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且疫情发生在春运期间,面对巨大的传播风险,在保证决策依据的科学性、准确性的同时,还要尽量追求决策的速度,这些都需要依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

  大数据技术可用于实时监测分析疫情动态,如跟踪疫情暴发后高风险人群的区域分布、迁徙流向等,提高防控效果。疫情发生后,工信部很快成立疫情防控大数据专家组,运用大数据有效支撑服务疫情联防联控、精准施策。此外,“确诊患者相同行程”查询工具上线,根据出行日期、班次等信息进行大数据匹配,方便公众自行查询甄别是否曾和确诊者同行,并自主进行居家隔离,降低病毒扩散风险。

  人工智能在疫情阻击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它可用于精准检测病毒变异情况,助力病毒疫苗和药物研发等科研攻关,辅助病情快速检测、智能诊治,提高疫情防控效率。浙江省疾控中心通过人工智能实现了对疑似病例病毒样本的自动化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将原来数小时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缩短至半小时,还有效防止了因病毒变异引发的漏检。

  此外,政府部门还能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医疗防疫物资的精准供需对接、高效生产、统筹调配以及回收管理;在复工复产方面,依托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加快恢复制造业产能,保障供应链安全;利用云技术等大力推动企业上云,实现在线工作;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完善智慧物流体系,支持交通、物流、快递等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人民日常生活。

效能发挥不充分“智慧城市”掣肘何在?
  总体而言,我国“智慧城市”在本次疫情防控中经受住了考验,凸显了新技术在推动提升政府管理效能、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方面的关键作用。但某些领域、某些地方在平台建设、互联互通、制度保障等方面还存在短板,“智慧城市”还有更大价值尚待挖掘。

  有媒体报道,有些地方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投资动辄以亿元计,却连“在线预订口罩”“线上收治登记”等基础功能都无法实现;一些宣称“智慧城市发展领先”的地区,网上政务系统崩溃停摆,无法为民所用;有些街道社区申报疫情线索、信息填报等,用的仍是传统的表格,且存在大量的反复填报工作,不仅效率低下,出错率提高,也增加了潜在的接触风险。

  某些地方“智慧城市”建设力度不够,但在很多疫情发生前就已经应用智慧平台的地方为什么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认真反思,问题可能出在应用功能不全、平台运营能力不足、互联互通存在壁垒,以及人才和机制保障不够。

  首先是应用存在缺失。目前的“智慧城市”,主要功能集中在市政管理、民生服务、交通物流以及生产制造等几大方面。平安城市、智慧交通、环保卫士、智慧灯杆等名词老百姓耳熟能详,但有关医疗卫生、社区信息统计、楼宇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从而导致疫情应对中“智慧城市”在这些方面缺失。

  其次,平台运营能力不足。特别是在智慧社区平台层面,按照规划,社区平台应该就社区内居民和就业人口等信息,以及驻地企事业单位、商业设施、酒店等公共服务设施做动态数据录入和运营管理,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支撑人员排查、巡查管理、服务提供等工作。此次疫情中,很多社区在人员统计、健康情况上报等方面依然依靠传统的入户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准确性不能保证。

  再其次,整体协调和互联互通做得不够。“智慧城市”包含诸多模块,某一领域可能应用自如,但对于政府等决策部门来说,需要将各种信息和功能整合。以疫情追踪为例,它涉及平安城市、智慧社区、应急管理、智慧出行等多个模块。再如,社区统计到的疫情信息需要及时与医疗系统对接,以便卫生部门做好病人转运、医疗物资调配等工作。由于模块之间壁垒的存在,数据信息不能互联互通,从而延缓了防控关口的前移。

  最后,保障能力不足。一是人才保障,“智慧城市”不仅需要前端的开发者、中端的运营者,也需要末端的落地使用者。社区门口聚集大量人员登记信息、测量体温的现象比比皆是,医院物资告急而后方仓库货物积压的怪象也为人诟病,说到底都是人的因素。二是制度和法律方面的保障,“智慧城市”谁来主导,谁有权接入使用,其中涉及的个人隐私、法律风险等如何监管?这些都是疫情应对中极为实际的问题。

找准发力点让“智慧城市”变得更实用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此次疫情的大考,“智慧城市”建设思路逐渐成熟,那就是“将政府管理和百姓生活服务连接在一起,以问题为导向,开发功能模块,形成以数据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场景”。

  有专家认为,面向未来,需要先做好基础设施搭建、行业领域应用和数据的融合工作,找准重点问题解决的发力点。需要尽快补齐应用空间拓展、填补数字鸿沟、政产学研多方协同配合、制度体系保障等多方面的短板,这不仅对下一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意义重大,也有利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首先,“智慧城市”的应用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应快速延伸和扩展。横向上,对于那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的地方,特别是西部一些地区,要尽快加强基础设施和应用平台的建设;对东部等起步较早、有一定基础的地方,要摒弃花架子,强化实用性。纵向上,数字技术应该不断扩展深化应用领域。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应加快部署,夯实城市治理的“硬基础”,并以此为基础,打通公安、交通、环保、城管、民生等各领域,打破“烟囱化”系统,进行流程再造,提高“智慧城市”效能。

  其次,必须发挥政企协同的力量。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政府向数字化执政能力的转变,构建良好的数字化发展环境。不仅要重视基础设施投入,更要重视数据场景应用转型,在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政府数据资源方面加大力度。另一方面,“智慧城市”服务企业具备强大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并且对数字化应用的触角更为灵敏,对应用场景有很多创新思考。政府应加强与企业的协同,不断拓展数字技术在治理中的应用,提高治理效率,提升治理效能。

  最后,加强数字化治理的体系和制度保障。“智慧城市”涵盖5G、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众多新一代信息技术,涉及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模块众多,需要科学地规划、建设、运营、维护、优化,涉及行政、市场、法律、人才等问题。要想数字技术真正发挥作用,从而帮助提升治理能力,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法律、优化环境,这些都需要完善的体系和制度加以保障。

  总之,此次疫情应对过程反映出“智慧城市”建设方向要更加注重“实用”,在平时和关键时刻都有强大的服务支撑能力。“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完善基础设施,打通各系统,以不断出现的问题为导向,“智慧城市”建设将加快提质提速的步伐。




上一篇: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美国子
下一篇:不同情境下产量数据是变量 万泰生物免疫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