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 出彩河南人丨我自不甘命平庸



  

奋进新时代 出彩河南人丨我自不甘命平庸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向前

  5月的平顶山,风是微凉的,天是湛蓝的,地是金黄的。这是一年中值得骄傲的时节之一,田间地头充溢着收割的喜悦。

  喜悦,不仅在田地绽放,也在城区居民、在城市管理者脸上绽放。在他们共同努力下,建市62年的平顶山,正在开启城市命运发展史上新时代。

  新时代里,以煤炭闻名的平顶山,空气清新河流澄澈。新阶段中,依靠能源的平顶山,化工产业延申,平地再造出一座“中国尼龙城”。  

  中国尼龙城,关系着平顶山今后发展动能,承载着500多万人口的区域经济振兴使命。5月29日,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来到“双城”平顶山,触摸这一尼龙城。

  

奋进新时代 出彩河南人丨我自不甘命平庸

  

  资源诅咒阴影

  中国几千年城市文明史中,位于中原地带的城市平顶山是年轻的,1957年建市。

  1954年,国家在中原地区一座有着平坦山顶的山脚下,成立平顶山煤矿筹备处。1955年7月,平顶山煤矿建设被国家正式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限额以上建设项目。当年9月8日,平顶山矿区第一对矿井——诸葛庙矿(二矿)动工兴建,揭开了平顶山矿区大规模开发的序幕。  

  1957年10月1日,诸葛庙矿(二矿)投产,这是新中国自主勘探、设计、建设和发展起来的第一对矿井。就在这一年,一座“因煤而兴”的新兴工业城市崛起在中原大地上,也在河南的城市家谱上写下“平顶山”的名字。

  到1966年,平顶山已建成投产11对矿井,煤炭生产基地初步建成。

  在一系列煤炭化工产业加持下,平顶山经济快速发展。比如在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平顶山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保持了多年15%以上的高增速,曾创造出连续40个月单月增速超过20%的发展奇迹。

  这是属于平顶山的高光时刻。而这,也凸显出平顶山日后发展不力埋下了失落的痛苦尖锐感。

  平顶山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依靠发展煤炭相关产业,经济发展取得过辉煌成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及其相关产业偏重、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初级化较重等问题日益凸显,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经济学上称这种现象为“资源诅咒”,即丰富的资源所带来的财富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动力萎缩,其他部门失去竞争力。

  近十年来,平顶山其实在不同程度上就陷入了“资源诅咒”圈子,经济增速多年全省倒数,甚至某些指标全省垫底。

  “必须痛下决心解决发展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问题,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平顶山将工业转型发展作为迫切工作来抓了。

  5月29日下午,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跟随“奋进新时代 出彩河南人”网络主题活动媒体采访团来到平顶山,见证的就是其在转型上的雄心与抱负。

  

奋进新时代 出彩河南人丨我自不甘命平庸

  不甘平庸谋尼龙

  幸福有多深,痛苦就会有多沉。徘徊在全省发展尾巴上的平顶山,不会甘心一直“沉沦”下去。

  出路在哪里?在转型谋发展,在自救争天地。因此,自2008以来,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成了平顶山前行路上的高频词。

  2018年7月19日,平顶山市委九届六次全会暨市委工作会议上,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强调,“转型始终是鲜明主题”“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径有千条万条,对资源型城市来说,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加快转型。”

  围绕转型发展,平顶山作出了加快产业、城市、生态、文化、社会全面转型的战略部署,明确了平顶山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路径。

  周斌解释这五个方面的关系称,平顶山现阶段的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零打碎敲、“孤军作战”,必须加快产业、城市、生态、文化、社会全面转型,以此来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真正转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整合概念,需要摆脱片面发展思维,进行统筹协调、各有侧重的多维转型。

  而在上述全面转型战略部署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产业转型。产业转型中,平顶山瞄准的又是尼龙产业。




上一篇:泰安教学实验仪器价格「鲁滨化工供应」
下一篇:总投资172亿元!12个重点项目西海岸新区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