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你冷静地聊聊最近的“悲观数据”



作者:温和的强硬派

上周五,4月的金融数据发布后,一片哗然。

你不需要知道社融、居民中长期贷款是何方神圣。

但从媒体和朋友圈的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中,你也能清晰读到不安的气氛。

从业者唉声叹气,旁观者云里雾里。

被疫情支配的我们本就情绪不高,看到这样的数据心理不免徒增悲观。

我是应该相信自媒体的骇人标题,还是冷静地选择继续观望?

1

找到数据下滑背后的真实原因,比为数据恐慌更重要

大家把今年宏观经济和A股的持续走低归罪于四个因素:

1,以房地产紧缩政策为代表的经济调控政策,在经济尚未完全转型的背景下,压低了宏观经济,削弱了投资者信心。

(简单说,为了长期更合理的发展,我们自己主动的调整,短期必须要付出代价)

2,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引发全球范围的流动性收缩,股市承压。

(美元加息+美元走强,导致资金回流美元资产,新兴市场的资金被抽回,钱少了)

3,俄乌冲突激化了大家对于地缘政治冲突的担忧,连带的副产品是通货膨胀,使得央行不得不加息。

(发生这种事,谁都不想的!)

4,对于疫情的严控,让许多地区正常的经济生活受到影响,经济的活力下降。

(在家禁足,没人上班了,经济自然就下来了)

这四个事件中,只有第一个属于长期影响,过去我们靠房地产发展经济,未来要搞专精特新,两年就调整过来?不现实。

其他的,无论是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还是疫情严控,都是短期冲击。

5月初美联储已经“鹰中带鸽”,加息的力度和预期都在降低,别以为美元加息是对全球流动性的冲击,美国自己也难受。

俄乌冲突还在打呢?我们看下号称“恐慌指数”的VIX,并没有像2008和2020年那样出现巨幅波动,近期虽有上升,但维持在过去2年的箱体区间内,风险偏好并没有显著变化。

还有不少“懂王”把中国的CPI和乌克兰的玉米播种联系在一起,但是:

你要知道中国的玉米自足率达到94%么?

你知道为了防止中国“粮贱伤农”,中国农产品的收购价一直远高于国际价格么?

你知道即便粮食价格涨到天上,对CPI的影响也不是很大么?

疫情严控?这个更好理解,只要控制住了,为什么还要管控呢?

(图片来源:兴业证券)

(图片来源:兴业证券)

这四个冲击看着来势汹汹。

但,到底是某个问题在4月出现了急遽恶化导致金融数据走低,还是说四个问题都全方位爆发导致经济和金融陷入困局?

如果只是短期因素导致金融数据出现“跳水”,而经济结构转型这个长期因素对经济的冲击并不大时,是不是我们就可以放下心中的纠结与不安,选择更加耐心地等待呢?

2

谁才是那只看不见的手?驱动着金融数据的走弱?

就从周五晚上最骇人的那个标题开始说起吧。

不得不说,这个标题确实非常具有煽动性,无论是“全面”、“根本没有”还是“裁员”,亦或是“居民也不买房”,都非常贴合当下许多人的悲观心理,容易造成恐慌从而形成“恶性”传播。




上一篇: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海澜转债”转股价
下一篇:连续四年获司法部表扬!东莞市司法局书写护航法考亮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