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最年轻博导27岁毛细管流变仪 喊所带博士后为“师兄”



  

广东最年轻博导27岁喊所带博士后为“师兄”

 

■陈填烽。新快报记者 孟祝斌/摄

  ■新快报记者 陈红艳 实习生 陈晓芬 何红山 通讯员 彭梅蕾

  暨大“80后”教授陈填烽称“会双倍努力,证明不是浪得虚名”

  当一个身着格子衫、牛仔裤的大男孩站在你面前,你能想象,他已是一名博士生导师了吗?80后、暨南大学化学系教授陈填烽就是这样。2008年,暨大改革博导遴选机制,时仅27岁的陈填烽,正好赶上“好光景”,一跃成为暨大乃至广东地区最年轻的博导。他坦言,自己因缺少教学经验而备感压力,所以会“双倍努力,争取对得起(博导)这个称呼,证明自己不是浪得虚名”。

  博士一毕业就当上博导

  1999年,陈填烽踏入暨大,是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一名普通的本科生。大四时,他以优异成绩被保送暨大研究生。2005年8月,他入读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攻读化学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

  2008年,陈填烽自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再次回到母校。所不同的是,他的身份已由从前的“陈同学”摇身变为化学系的一名副教授。也正是这一年,暨大大刀阔斧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及导师遴选机制改革,首次允许优秀讲师参评硕士生导师,优秀副教授参评博士生导师。

  对比了学校规定的申报条件,陈填烽投出了申请表。而作为学校引进的境外学术机构高水平特需人才,1981年出生的他,名正言顺地拿下博士生导师资格,成为暨大最年轻的博导。那一年,他才27岁。

  不愿被称为最年轻博导

  伴随着“最年轻博导”光环的升起,陈填烽也承受着多方质疑的压力。他坦言,有些博士生的年龄比自己还大,生活阅览也更丰富,怎么去把学生教好?怎么去沟通?确实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在国外和香港的高校,只要有足够的水平和能力,助理教授也可带博士生。博导只是一个岗位,30岁就成为博导的大有人在。但在国内,因诸多方面因素与历史的影响,长期以来只有正教授才有资格申请博导,所以,博导也因此被赋予了许多职位之外的深意。

  “年轻并不能真的代表什么,只是年龄小了几岁而已,并不代表未来就能做得好。”陈填烽坦言,自己并不喜欢“最年轻博导”的称谓,他更希望别人能说,“你学术做得好,你够格做这个博导”。

  成为博导以来,陈填烽经常跟学生一起泡实验室,亲自指导学生实验。他表示,因年纪尚轻,工作时间也不长,没有过多的行政事务缠身,大部分时间还是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目前,陈填烽一共带了3个硕士、2个博士,外加2个博士后。

  对话陈填烽

  “和最好的博导没法比,但我懂先进研究技术”

  新快报:这么年轻就当博导,有没有压力?

  陈填烽:肯定有。来自外界的批评声也很强烈。首先,相比起国内的博导,我缺乏教学经验。我一来到暨大,就评上了副教授并当上了博导,这就要求我要付出双倍甚至更多努力,拿出科研成果,让别人觉得我不是浪得虚名。我每天早上九点到学校,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有时就直接睡在办公室。其次,我刚从学生转变为老师,如何带比自己年纪大的学生也是问题。有一个博士后,年纪比我大,于是我和他约定,公开场合他叫我老师,私下我叫他师兄。

  新快报:你听到的最激烈的质疑声是什么?

  陈填烽:最激烈的,可能是曾有人说:你都没堂堂正正上过课,有什么资本当好博导?!

  新快报:如何面对外界的质疑?

  陈填烽:学校很爱护年轻博导。校长提出一个“宁静致远”计划,要我们安心做研究,用研究成果说话,不用理会外界质疑。我就是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扑到研究上去了,带出来的学生也是很优秀的。比如2009年我带的一个硕士生,他的论文发表在了我们这个领域排名前十的杂志《生物材料》上。这也是对我能力的间接肯定。

  新快报:你和那些有资历的博导相比,有什么优势?

  陈填烽:我和最好的博导是没法比的,毕竟他们是从讲师、副教授、正教授一步步走过来,积累的教学经验比我多。和他们不同的是,我有在香港学到的先进研究技术。

  新快报:你已经在香港成家,打算定居内地吗?




上一篇:"80后"成天津大学博导探针温度计 校长称只是选优不选资历
下一篇:高校改革博导评审办中药熏蒸床法 27岁成最年轻博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