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争分夺秒 必须战之能胜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汪万里

  8月8日晚上10时半,快两岁的儿子终于睡着了。此时,宋秀婵才有时间查资料、看论文。她不断学习,天天如此,督促自己向前、向前、向前。

  作为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护士长,她和同事们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人命关天,这使得她对自己近乎苛刻,对护士也要求严格,容不得一丝马虎。她坚持岗位练兵,把日常的每一次演练都当做实战。

  深夜学习提升自我 次日早起上班

  宋秀婵是东莞桥头人。20年前,19岁的她从广州卫生学校毕业后,加入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前身——石龙博爱医院,成为一名护士。

  从卫校毕业时,宋秀婵只有中专学历。进入医院后,医护人员不断学习的氛围促使她想方设法地提升自己。“我自考大专、本科,没有一天是耽搁的。”回忆走过来的路,她并不觉得有什么辛苦。随着学历不断提升,职称也在提升,如今她已经是副主任护师。

  光鲜的背后,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付出。宋秀婵说:“我大儿子15岁,上高一,小儿子快两岁了。只有孩子睡着了,我才有时间学习。以前自考的时候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要查资料、看书,有时看到凌晨3时多。第二天还得早起上班。”

  因为表现出色,2006年,宋秀婵被选派到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2009年,她又以全省理论考核与面试第一名的成绩参加粤港专科护士(危重症护理专业)培训,获得危重症专科护士文凭及二等奖学金。

  那次赴香港学习整整10个月,她几乎天天都在埋头苦学心电图、呼吸机、CRRT、高级生命支持等ICU专科知识,虚心向护理专家求教。她的业务水平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同行也对她刮目相看、由衷赞叹。

  研发是想让患者更舒服

  宋秀婵基本上在工作日7时45分到医院,除了常规的查房、护理外,她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基本上两天就要组织护士进行急救演练。“让护士们把演练当成实战,在抢救中轮换不同的岗位,熟悉每一个岗位。”

  为什么要进行如此高频率的演练?“ICU里的抢救容不得商量,不能说来一个病人,我想一下该怎么做。不行,患者一来,医护人员就必须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争分夺秒,才可能在与死神的搏斗中赢得希望。”宋秀婵说。

  对护理工作钻研得越深,能做的事情越多。宋秀婵还是东莞护理系统中有名的发明家。这在宋秀婵看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你只有热爱这个工作,为患者着想,才可能会有这样的创新”。

  她回忆ICU曾有一位肝破裂患者,术后留置两切口引流管,患者烦躁不安,不配合治疗,拔管风险非常高,而一旦拔管对患者的治疗将带来严重的危害。医生给予持续镇静治疗并需要捆绑约束患者上肢,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可是,伤痛本身造成的不适感及捆绑影响活动,患者痛苦,家属也不满。

  宋秀婵对患者充分评估后发现,患者仅手指活动灵活,因此限制其手指活动即可,但当时约束用具的单一性,无法选择约束范围,为此她模仿乒乓球拍的设计理念,特意手工缝制了一对美观、舒适的手套,并有效预防了关节废用综合征的发生。对于她灵活变通的护理方式及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的态度,家属非常感动和感激,评价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此后,为预防其他患者非计划性拔管行为,她开展了相关研究,设计了新型约束用具——双保险约束带、多功能约束衣(安全背心及球拍手套)。该项研究成果在临床护理上广泛应用,效益良好,获得东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护理学会“护理创新用品”奖及护理创新先进个人奖。宋秀婵还在不断研发一些新产品。她说,研发并不是为了自己赚钱,更多是想让患者舒服一些,让患者在医院得到更好的治疗。




上一篇:李诚:献县人民医院ICU护士,一片诚心为患者
下一篇:【壮丽七十年 奋进“双一流”】全力建设世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