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缺人才啊,我面试的博士却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2022年任务时指出,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

      本文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揭开了生物医药产业的人才培养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徐实

  澄实生物CEO,资深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专家

  最近几年,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期。根据德勤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团队发布的白皮书,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倡导下,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于2020年的产值规模突破2.5万亿元人民币,而预计到2025年的总产值将达到5.84万亿元人民币。生物医药产业的整体发展,必然带动就业,于是各企业心照不宣地将招募人才当做头等大事。

  近两年里,我就没见哪家生物医药企业说过“招人不困难”这样的话。说到招募人才,各企业的表示无非是“比较困难”、“很困难”或“非常困难”。真正难以填满的是需要专业技术背景的岗位,我在上海开公司的中国科大师兄有这样的感慨:放个行政岗位出来,一天能收百八十份简历,实在看不过来;而放个研发岗位出来,一连几个星期都看不到合意的候选人。

  其实上海已经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人才中心了,上海尚且如此,其他区位弱一些的城市可想而知。“千军不易得,一将更难求”是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人才供给已经成为企业增加研发实力的瓶颈,乃至行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解决之道,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生物医药企业所需的技术人才,来源主要有两个方向:1. 业内企业前些年从内部培养的人才,算是产业积淀出来的“生力军”;2. 从高校和研究机构毕业的研究生,可视为“新生代”。当前问题的实质是,“生力军”在绝对数量上“不够用”;而“新生代”的绝对数量虽然不少,但很大一部分在质量上“不堪用”。

  “生力军”的显著优势在于,这些人才经历过工业体系的培养,知道企业对具体职位的期待是什么,可谓“召之能来,来之能战”。然而,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也就是最近5、6年的事情。受先前产业规模所限,企业的人才储备相当单薄。即使是恒瑞、百济神州这些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企业,其研发团队的规模也远低于基因泰克、BMS、辉瑞等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企业;至于科伦药业、齐鲁药业等位居第二梯队的生物医药企业,其创新药研发部门只能算刚刚成军,尚在培养成建制的战斗力。

  总之,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前些年从内部培养的人才太少,而生物医药领域的“海归”高端人才,每年有个千把人就不错了;二者加在一起,依然无法满足整个产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于是,近几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之间普遍展开“互挖墙脚大战”——各企业为了短期内充实自己的研发团队,不惜代价去挖其他企业的技术人才。愈演愈烈的“互挖墙脚大战”,使得行业猎头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也滋生了业内的浮躁风气。某些动机不纯的人,与猎头私下联手,借着行业崛起际遇开展“自我炒作”。

  在招募技术人才的过程中,我就多次见过这样的案例——某人2年之内连续换了3份工作,但任职的这几家企业其实在业内表现还不错。这就说明,此人连续跳槽并不是因为企业出了问题或项目开展不下去,而仅仅是因为他想通过跳槽获得更高的职位和薪酬。

  而猎头乐于帮他折腾的原因是,通过猎头的运作每跳槽一次,猎头就从用人单位多收一份佣金。猎头可以一鱼两吃、一鱼三吃,不亦乐乎。这类频繁跳槽的“职场老油条”,根本不在乎在某个职位上能够做出什么成绩,对企业毫无忠诚度可言,对产业发展更不会有益处。企业若想招募能做实事的人才,还是避开他们为好。

  “互挖墙脚大战”使得生物医药行业的薪酬成了“玄学”。放在5年前,生物医药行业的薪酬水平一度比较清晰,企业约定俗成,有某种学历加几年经验的人才,大致应该给什么样的薪酬。但是现在就真不好说了——频繁跳槽已将某些人的身价炒得过火,甚至超过了美国同等职位能够得到的薪酬。客观地说,这不是什么健康的现象,只不过便宜了个别“职场老油条”罢了。

  “互挖墙脚大战”是“生力军”不足导致的企业短期行为,扬汤止沸未必能解决实质性问题。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秀技术人才,绝不是自我炒作的产物,而是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即使企业能够从外部挖到些人才,但是如果不注意从内部培养人才,将来仍会面临人才断档的问题。但凡不正常的事情,都不会太长久。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沉淀下来的产业人才储备会逐渐增加,“互挖墙脚大战”的状况有望逐渐得到缓解。

  有着现成产业界经验的“生力军”绝对数量不足,缘于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前些年底子太薄,这个问题客观上需要时间来解决。从高校和研究机构毕业的研究生形成的“新生代”,绝对数量其实不少,却仍然无法满足产业界的需求。当下就存在这样一种“冰火两重天”的奇观:

  一方面,相当一部分高学历毕业生很难在企业找到工作,甚至沦落到竞聘中学教师职位的地步。走投无路之辈埋怨生物医学相关专业是“天坑”,希望后辈们千万别进来。

  另一方面,生物医药企业求贤若渴,即使有充足的预算、提供体面的薪酬,也难以招募到合格的“新生代”充实研发团队。

  医疗行业从业者贺照人根据我国教育部的统计数据,在知乎上发布了这样一张统计表。




上一篇: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754生物医工综合视频网课
下一篇: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联接C净值上涨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