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汉堡工业大学教授曾安平:科研和教学永无止境



22.jpg

曾安平教授和他的“细胞工厂”模型。(图片来源: 欧洲时报记者陈磊摄)

本期受访者为汉堡工业大学教授曾安平。曾安平教授担任过德国研究协会、联邦教育科研部、欧盟及汉堡州卓越研究群体等大型科研合作项目负责人,是德国化学工程和生物技术协会(DECHEMA)专业委员会“生物过程工程”及“系统与合成生物学”专家组成员,“新一代生物制造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学术杂志“EngineeringinLifeSciences”主编和其他多家国际学术刊物的编辑和编委,也是包括马克斯-普朗克研究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及多家企业的学术评委和顾问。采访中,留德求学点滴和成为终身教授的心路历程,其对于科研和教学孜孜不倦的追求令人印象深刻。

谈学业 与数字“二”的不解之缘

三月的末尾,德国北部城市汉堡已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3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汉堡工业大学生物过程与生物系统工程研究所,在所长曾安平教授的引领下,走进方兴未艾的系统生物和合成生物学领域。

年幼的曾安平,做梦都不曾想过会踏入德国这个陌生的国度,更不会预料到有一天,能够获得德国大学终身教授的席位。而这一切都和数字“二”有着不解之缘。

作为家中二子,曾安平躲过了五、六十年代动荡的困难岁月,少受了许多“饿其体肤,劳其筋骨”之苦,即使到了“文革”时期,全家被下放回老家,也不必承担大部分砍柴、挑粪、收割之类的重活。这令他可以享受家乡那片安静的田园风光,同时也第一次读到了与德国人及德国大学有关的书。

来德国攻读的专业同样是他的第“二”专业。曾安平本硕期间学的是无机和有机化学工,他的硕士导师林正仙先生,是中国石油化工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早年留学美国,在麻省理工工作数年,于50年代中期回到祖国。当时的曾安平很年轻,导师建议他改学生物技术,将来用生物化工为已属“夕阳工业”的石油化工产业开辟新路。林正仙先生早早预见到生物技术的时代,可谓眼光独到,极具前瞻性。虽然博士初期吃了不少苦头,但导师的建议为曾安平打开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新天地,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来到德国之后,对其影响深刻的“博士父亲”Deckwer教授也并非他的首选,而是机缘巧合的第二选择,而他也是这位德国教授的第二位中国学生。曾安平不但完成了学业,而且成为Deckwer的得意门生,是他众多弟子中第二个作为大学首席教授的学生。

回想起来,这大概是Deckwer未曾料到的,曾安平也为此深感自豪。因为曾安平,Deckwer教授也完全改变了对中国学生的看法,变得非常乐意接受中国学生。

谈研究 日新月异的生物技术

曾安平介绍到,过去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生物技术领域发生了令人振奋的、革命性的改变,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成为最前沿及最重要的学科领域。

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开启了分子生物学和DNA重组技术的时代,使遗传和生物学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可以被视作第一次生物技术革命。

新千年前后,全世界最顶尖的相关研究机构联合起来,完成了人类第一个基因组测序,拉开了后基因组和系统生物学的序幕,这可认为是第二次生物技术革命。在此之前,人们都是研究单个的基因、单个的蛋白质,而现在人们需要对由成千上万基因组成的基因组进行研究,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曾安平教授带领的团队在世界上率先把基因组学手段和系统生物学方法应用于工业微生物的研究,做了许多有影响的前沿工作。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当年,全球顶尖的科学家们花了近10年的时间,耗费100亿美元完成了第一个人类基因组测序;如今,一个顶尖的实验室,只需几个小时的时间,便可完成一个人所有的基因测序,可见生物技术蓬勃发展速度之快。

为了让记者更好地理解合成生物学,曾安平教授打了一个浅显的比喻。基因组测序为人们打开了了一本“天书”,这本书由ATCG四个碱基对组成;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则是为了读懂这本书,这对于理解和治疗疾病、开发新的生物化工产品都至关重要;而合成生物学则是人们在读懂的基础上,尝试着自己去修改和创作。目前,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已成广泛共识,但与此同时,相关风险、生物安全、技术伦理等也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合成生物学被称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在绿色生物制造中有巨大的潜力。理论上,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生物制造技术可合成几乎所有主要化学品和液体燃料。




上一篇:外媒:苹果开发光学传感器监测血糖
下一篇:Illumina CEO 认为全基因组检测成本未来或降至一百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