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生黄艳:援疆情深,做病理援疆路上的“火种”



  2020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病理科主任黄艳带着组织的托付和信任,告别了亲朋好友,“飞行”近万里,从满目青翠的广州到达了西域风情的喀什,开启了一年的援疆之路。

  “援疆是一种精神,援疆是一份骄傲,在这一年中虽然离开了后方的科室和自己的小家,但得到的是人生中的第二故乡,还有宝贵的人生经历,在这里一样收获了亲情和友情,我无怨无悔”。离别在即,黄艳主任深情地道出这一年的援疆感受。

  虽然是短短的一年,但黄艳到任后,为所帮扶的病理科做了两三年甚至更长久的科室发展规划,力求倾尽心血而有所留。在踏上喀什的路上,黄艳已经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密密麻麻的工作计划,更重要的,她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奋斗目标。

  “以后方科室为样板,打造第二支积极奋进、团结合作的团队,并以加强病理规培基地建设、培养后备力量为抓手,力争把喀地一院病理科建成南疆地区病理诊断中心及病理质控中心。”这一年,黄艳紧紧盯着目标,用她独有的热情与柔情,点亮了科室,围绕科室建设、医疗工作、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重点内容,用心付出、用情浇灌、用力践行。

  加强科室建设是前提

  “黄艳主任常说,病理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病理人要提高自身能力,就要主动和临床沟通,详细了解患者情况才能对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回想起黄艳说的这些话,病理科医生张雷至今觉得受益匪浅。

广东医生黄艳:援疆情深,做病理援疆路上的“火种”

  

广东医生黄艳:援疆情深,做病理援疆路上的“火种”

  

  ▲图丨临床病理沟通会上与临床科室积极交流。

  进疆之初,为了尽快与临床科室取得沟通,在黄艳的助力组织协调下,病理科首次在院内牵头开展了“临床病理沟通会”。讨论中,从标本处理、固定、到病理报告发出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和关键点,黄艳都与各临床科室“面对面”“点对点”展开了全面讨论。“这样的工作会议很务实,拉近的是临床和病理的距离,提高的是整个医疗质量和效率。”与会的临床科室纷纷点赞黄艳的好点子。这样下来,临床与病理科有了更进一步的沟通与认识,也为黄艳带领的病理科后续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一番用心全面的调研后,黄艳得知科室目前存在科室空间、设备仪器不足和人才流失,且连续两年未招到规培学生等瓶颈难题时,她主动出击,首先从科室改变出发,带领科室积极拓展新业务,包括原位杂交、特殊染色、快速石蜡病理诊断等业务,为科室发展赢得发展空间,同时多次与院领导进行沟通交流,并邀请院领导及相关职能科室到科室开展调研,短时间内,科室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科室的短缺设备也到位了。

  最令黄艳感到骄傲与欣慰的是,她带领科室全体人员一同研究制作科室精美的招生简章,经多方宣传后,最终凭借病理规培基地团队的实力和热情招收了多名优秀的毕业生入院规培,为科室未来发展筑牢了厚实人才池子。

广东医生黄艳:援疆情深,做病理援疆路上的“火种”

  

  ▲图丨黄艳利用十人共揽显微镜开展带教活动。

  显微镜是病理医生的另一双“眼睛”,有一台好的显微镜对病理科医生非常重要。此时的黄艳,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当好“前后方”的联络员,主动牵线搭桥,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和资金,积极争取医院支持,为病理科申请配备了十人共览显微镜,用于带教和诊断。有了这个重量级的“武器”后,科室医生信心大增,学习积极性高涨。

  提升医疗水平是职责

  “来援疆的重要任务就是解决当地医疗短板,为当地病患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使他们能在喀什本地享受到和内地人民一样的医疗条件,一样的诊治水平。”这是黄艳援疆的目标,也是她的信念。

  急临床之所急,保证95%病例在3~5日内发出病理报告;建立了疑难病例全科读片日讨论、周分析、月总结制度;坚持每周开展一次系统化理论讲座,通过这一系列措施,黄艳大大提高了本地医疗工作的效率。

  作为一名消化道病理专家,黄艳将她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授予这里。截至目前,她已带教开展消化道内镜活检病例2000多例,开展37次系统理论学习。除此之外,黄艳还不断地奔跑于医院的各个科室,参加多学科会诊讨论10余次,协助临床医生为危重症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广东医生黄艳:援疆情深,做病理援疆路上的“火种”

  

广东医生黄艳:援疆情深,做病理援疆路上的“火种”

  

  ▲图丨黄艳科室内理论授课。




上一篇:狮子山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原理
下一篇:莱芜生物反应器生产厂家产品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