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给水厂大型超滤膜系统招标技术对比与



  超详细!给水厂大型超滤膜系统招标技术对比与总结

  小编说:对2018年底~2019年初3座超过50万m3/d规模的大型给水厂超滤膜系统招标的技术细节进行对比和总结。超滤膜系统招标时的技术约定至关重要,会影响水厂今后的安全生产和运营成本。这3个案例包括了柱状膜系统和浸没式膜组件的招标技术要求,反映出了水厂使用方的要求和期许,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0 引言

  超滤膜技术作为饮用水处理的一个独立工艺单元,是水处理领域近年来重要的技术突破。近年来,随着制膜工艺的进步,膜产品的价格降低,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型市政给水厂采用超滤膜处理技术,超滤膜技术出水水质优良,微生物安全性高,在保障及提升水质方面效果显著。

  对于国内市政供水行业,2018年底~2019年初,3座超过50万m3/d规模的大型给水厂超滤膜系统的市场公开招标令人关注。北方,北京G水厂(50万m3/d,柱状超滤膜)于2018年9月完成招标;中部,浙江T水厂(50万m3/d,浸没式超滤膜)于2018年10月完成招标;南方,广东B水厂(60万m3/d,柱状超滤膜)于2019年1月完成招标工作。

  在北京G水厂完成招标后,作者参与了后2座水厂的工程设计和招标技术要求的编制工作,本文对3座水厂的招标技术要求进行细节对比和技术总结,以期为今后国内类似水厂超滤膜系统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运营优化提供参考。短短的半年时间,该3座水厂密集完成了设备招标,可以预见在未来的1年内会陆续通水运行,届时会有进一步的运行效果和技术总结工作。

  1 3座水厂超滤膜系统概况

  1.1 北京G水厂

  北京G水厂水源为南水北调水,供水规模50万m3/d,冬季低水温1 ℃时产水能力50万m3/d,夏季25 ℃时产水60万m3/d。水厂流程为预臭氧-机械搅拌澄清池-后臭氧-炭砂滤池-超滤膜车间-紫外/氯消毒-清水池,其中超滤膜采用柱状超滤膜系统,活性炭处理后水进入超滤膜系统。膜车间分南北独立2个系列,每系列规模均为25万m3/d,单系列膜车间最大平面布置尺寸为72 m(南北向)×50 m(东西向),每系列设20组压力式超滤膜堆,并预留2组膜堆的土建安装条件,单组膜堆处理能力1.25万m3/d。

  G水厂的招标工作在详细设计之前,即完成膜系统招标后再进行详细的施工图设计,招标中规定了处理水自车间西侧正中位置进入室内,处理后出水位于东墙正中位置。

  1.2 浙江T水厂

  浙江T水厂水源为本地水库水,水质优良,为Ⅰ~Ⅱ类水,供水规模50万m3/d,按60万m3/d进行校核,水厂采用以超滤膜为核心的短流程工艺即机械混合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超滤膜池-清水池,其中超滤膜采用浸没式。浸没式超滤膜池设独立的4排,每排5格,共20格膜池,单格膜池处理能力2.5万m3/d。膜池进水采用配水堰,产水进入清水调节池,为虹吸产水,调节池内设潜水轴流泵,当跨膜压差≤4 m时,膜池为重力虹吸产水;当跨膜压差>4 m时,采用潜水轴流泵提升产水。

  不同于另外2个水厂,T水厂的膜设备招标是单纯的膜池内膜组件设备招标,不是全系统招标。膜设备招标工作是在完成全部施工图设计,膜池外的土建、安装、设备及自控系统已经招标完毕,正在施工时开展的。投标膜制造商只负责膜组件设备供货及安装,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由已经确定的设备供货及安装承包商负责。

  1.3 广东B水厂

  广东B水厂水源为西江原水,供水规模60万m3/d。水厂流程采用预臭氧-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砂滤池-后臭氧-活性炭吸附池-超滤膜车间-清水池的全流程工艺,由于流程较长,考虑各种超越运行工况,比如沉淀池出水或砂滤池出水直接进超滤膜车间等。超滤膜采用柱状超滤膜系统,分4个系列,每系列含10组膜堆,单组膜堆处理能力1.5万m3/d。

  广东B水厂是在完成详细的设计导图后开展的招标工作,设计导图明确了膜车间布局、管路布置、设备种类数量和运行方式等,投标人必须在设计导图确定的方案下完成系统布局。

  3座水厂在招标范围和招标前的准备工作上略有差异,浙江T水厂只招膜池内的膜组件设备,其他2个柱状膜水厂是招标整个膜系统,包括性能担保,其中北京G水厂是由投标商确定膜车间细节布局方案。

  2 招标商务要求

  招投标过程中技术和商务是无法分开的,技术条件需要对应的商务付出。3座水厂提出的商务要求各不相同,以下针对招标范围、投标人资格要求、业绩要求、联合体投标、投标限价、评标方式、付款条件等进行汇总比较,如表1所示。

  

超详细!给水厂大型超滤膜系统招标技术对比与


  针对表1要求,总结如下:




上一篇:超滤膜组件切割机
下一篇:滢格超滤膜型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