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力量·70年·70侨(36)丨孙乐:回祖国、回



奋进的力量·70年·70侨(36)丨孙乐:回祖国、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70年来,浙籍海外侨胞,不忘初心、勇担使命、敢于作为、砥砺奋进,热情支持中国建设、改革事业,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爱国之歌。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浙江省侨联联手新华网浙江频道、《浙商》杂志共同推出“奋进的力量·70年·70侨”大型系列人物访谈报道,营造共庆祖国华诞、共享伟大荣光、共铸复兴伟业的浓厚氛围。
今天推出第36篇报道,主角是北京派迪畅创始人、京天成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裁、单体克隆抗体研制专家。
他说自己是个凭热情做事的人,于是当年这个南方少年向往远方去西北上学,讨厌福尔马林的味道就拒绝了学医,然而有趣的是,最终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是他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他创下的28天制备小鼠单克隆抗体世界纪录,目前未被打破。他就是北京派迪畅创始人、京天成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裁、单体克隆抗体研制专家孙乐。
抗体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动物抵抗外来病原的免疫武器。当细菌或病毒侵袭体内,人体就会产生抗体,给这些细菌、病毒贴上标签,引导免疫系统的其他细胞来把它们杀掉。
孙乐就是一个为人类预防疾病、消灭病毒、细菌、肿瘤、重建生命平衡提供秘密武器的快乐健康使者。
两次选择专业后 孙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这样一个生物技术领域的高手,孙乐的大学本科专业居然是造纸。
这个专业源自少年时一场勇敢的尝试。
出生于浙江省开化县华埠镇的孙乐,在 1978 年考上大学。填报志愿时,当老师的母亲想让他选医学或教育学专业,15 岁的孙乐却想学地质学或海洋类专业,僵持之下,最后折中挑了个轻工专业。
当时,浙江考生很少有人会选择西北院校,跟孙乐同年高考的哥哥就选择了浙江的高校。作为一名心中向往远方的浪漫少年,孙乐却选报了位于陕西咸阳的西北轻工业学院轻化工一系。妈妈一看到录取通知书就哭了,觉得去西北是“发配”。
浪漫少年到了学校就后悔了。当初,他不喜欢医院里福尔马林的味道,拒绝了妈妈要他学医的建议,到学校后才发现,自己选择的这个语焉不详的“轻化工一系”,其实只包含两个味道更差的专业——造纸和皮革。
尽管开始那学期经常哭着想家,他还是坚持读了下来。但孙乐对化学课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却非常痴迷、喜欢,经常老师还没上课,他就已看完课本。
1982年他考上了中国轻工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生,来到了祖国首都。课余时间孙乐喜欢去位于风景秀丽的北海之滨的北京图书馆看书。制浆造纸污染很大,在英文的造纸类杂志中,他看到一篇论文,说可以用生物方法制浆、用酶降解,污染就没有了。孙乐从此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转专业的念头蠢蠢欲动。
不久,机会来了。
当时,清华大学生物系恢复重建不久,比较开放,不仅与美国琼斯细胞中心联合培养中国学生,还鼓励学生跨专业报考。
青年孙乐的又一次勇敢尝试获得了成功:他得到了清华大学生物系给予的自费公派留学机会,并于 1986年赴美留学。
在美国,孙乐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尼克松总统科学顾问、单克隆抗体药发明者之一 Gordon H Sato 教授。
几经波折,勇于尝试的孙乐终于找到了他日后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单克隆抗体药。
用28天创造至今未被打破的世界纪录
孙乐不是一个耽于安稳的人,他喜欢迎接挑战。对他来说,最有挑战的任务是创业,他的创业之路,就从美国开始。
2000 年,小导师 Hayashi 研究出一个大幅度提高单克隆抗体制作速度的技术。他问孙乐:“你能不能把工作辞了,用我的技术去开一家新公司?”
孙乐愿意接受这个挑战,把自己工资降一半,然后说服大导师 Gordon H Sato 投资,获得了宝贵的 25 万美元初创资金。
新公司叫 A&G 药业,孙乐担任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兼首席运行官。

奋进的力量·70年·70侨(36)丨孙乐:回祖国、回


此前,一种新的小鼠单克隆抗体,制备期长达两年、成功率仅 10%,小导师的新技术,将这个时间缩短到 90 天、成功率提升到 30%。而孙乐创办公司后,用不到半年时间,把制备期缩短到 45 天、成功率提高到 80%。之后,在接到世界第五大生物技术公司 MedImmune 一个两年都没有做出来的项目时,孙乐竟然创造了 28 天制备小鼠单克隆抗体的世界纪录。
这一纪录所带来的实际效益令人吃惊。小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单克隆抗体药研发服务的重要环节。缩短小鼠单克隆抗体制备时间,就能节约抗体药研发时间,让新品早日上市。而 2000 年一个抗体药一年可以卖 10 亿美元,现在世界上卖的最好的抗体药的年销售额更是高达二百亿美元,每节约一天,都能带来很高经济效益。
而彼时,已经在美国奋斗多年孙乐始终有一件事放在心头:在祖国,在所有癌症发病率中,肝癌和胃癌位居其首,然而他目前所做的科研都不是关于这一领域,更不用说当年国内在这一领域的原研药更是少之又少。
孙乐认为是到了该回来的时候了,他要和国内同行一起为中国抗体药物产业化梦想努力, 打造高效、平民化的抗体药。
42岁回国创业 研发中国人自己的抗癌药
42 岁的孙乐回国了,放弃了美国安逸的生活回来了。
2004 年时,孙乐拿着朋友给的 40 万美元和中关村管委会给的 10 万元人民币创业启动资金,在清华大学学研大厦租来的一间 30 平方米小屋内,创办了回而生医药科技公司,办公桌都是从地下室捡来的破桌子。不到半年就建立起世界上最快的人源性单克隆抗体研制技术平台,并得到了人源性抗流感病毒和抗甲肝病毒单克隆抗体。
2006 年,北京市提出要做高端服务,选择了 IT 产业链和生物技术产业链。政府工作人员想去美国挖人,到美国一问,原来单克隆抗体做得最好的人已经在北京了,就是孙乐。
同年,孙乐以世界领先的抗体制备技术,成立了京天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为了时刻提醒自己抗体制备的紧迫性,最好是‘今天就能成’,公司在北京,就取个谐音‘京天成’。”孙乐向记者解释公司名字的由来。开业似乎很容易,但有限的项目资金,对于动辄几亿美元的研发高投入而言,就是杯水车薪。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是高技术、高投入、高失败率的行业,在中国当时的产业环境下,很难吸引天使投资资金。2008 年金融风暴后,原本预期进入的风险投资临时改变,京天成公司当时服务的客户都是跨国药企,生意没有了,最困难的时候差点发不出工资,几乎山穷水尽。



上一篇:记者探访中国首只克隆猫“大蒜”萌萌哒!
下一篇:龔灘古鎮開啟全國美術名家寫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