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玩家”重出江湖 仁会生物IPO注册遭遇罕见“难产”



原标题:IPO调查组丨资本“玩家”重出江湖 仁会生物IPO注册遭遇罕见“难产”

摘要

【资本“玩家”重出江湖 仁会生物IPO注册遭遇罕见“难产”】仁会生物注册遭遇“难产”已有9个月之久,这在科创板中着实罕见。2020年7月31日,仁会生物注册申请顺利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议,成功过会。当年8月,仁会生物即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稿。

  仁会生物注册遭遇“难产”已有9个月之久,这在科创板中着实罕见。

  2020年7月31日,仁会生物注册申请顺利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议,成功过会。当年8月,仁会生物即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稿。

  时隔9个月,公司依然处于证监会问询阶段,创下科创板注册制上市最长用时纪录。目前,仁会生物已经过证监会三轮问询,但因在证监会现场检查中多项问题突出,至今依旧未获批文,能否如愿登陆科创板上市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2014年8月,仁会生物挂牌新三板,头顶创新药的研发及产业化概念,当年即受到航天产业基金中信证券东方证券等多家机构追捧认购。

  据初步统计,其挂牌期间累计融资规模近7亿元,市值一度超过80亿元,成为新三板市场神一样的存在。

  但是纵横资本市场7年时间,仁会生物主业始终难见起色。仁会生物官网称,从1999年成立,公司多年来聚焦研发,迄今总投入已超过14亿元。而目前公司能面向市场的产品仅有谊生泰贝那鲁肽注射液一个创新生物药产品。

  2014年以来,公司仅在2015年凭借仁会生物董事长、实控人桑会庆精准抄底A股市场豪赚6800万,实现盈利2458.23万元,其余多年,业绩均处于巨额亏损状态。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2020年上半年,挂牌新三板以来,仁会生物累积亏损金额已达到8.65亿元。

  今年年初,进入注册环节的仁会生物遭遇证监会现场检查,公司经营的诸多疑点暴露,被监管层重点问询,目前还未见仁会生物回复意见,但其被揭示的经营问题或将给IPO闯关带来新的挑战。

  精准运作达标“标准五”

  资料显示,仁会生物是专注于创新生物药自主研发和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其董事长桑会庆直接持有公司25.11%股份,通过100%控股仁会集团间接持有公司45.99%股份,通过100%控制的高达1号持有仁会生物0.79%股份,桑会庆直接间接合计持有仁会生物71.89%的股份,是公司控制人。

(图说:仁会生物股权结构)

  相比仁会生物,桑会庆更早闻名于资本市场。

  招股书显示,桑会庆1994年3月至1996年3月曾任南方基金管理部职员,1996年3月至2000年2月任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经开)证券总部交易部经理。

  2011年,桑会庆100%出资的企业坤建技术,以1.96亿元价格受让了华谊生物(仁会生物前身)100%股权以及其6417万元债权。2012年,华谊生物更名为仁会生物,2014年1月,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接受仁会生物之前,桑会庆已纵横资本市场多年,后因涉及中经开操纵东方电子股票案被传 “市场禁入”,蛰伏十余年。

  媒体报道称,中经开曾是财政部独资的唯一一家信托投资公司,先后涉及了史上有名的327国债、长虹转配股等重大资本市场违规事件,最终因为操纵东方电子和银广夏等股票事件被处罚解散。

  至于桑会庆在东方电子股票案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公司对媒体报道事项如何置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先后去函去电仁会生物,但截至发稿始终没有得到公司任何回应。

  2011年,桑会庆转向医药赛道,重点便是仁会生物。2011年底,桑会庆以1.96亿元的价格,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摘得华谊生物。华谊生物最值钱的资产是手握在研产品贝那鲁肽(即公司的谊生泰产品),这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二型糖尿病的药物,市场前景广阔。有分析人士质疑,蛰伏十年的桑会庆突然拿出巨资掌舵华谊生物,其资本来源可能就是之前的不当得利。

  刨去实控人历史争议,从仁会生物的资本运作来看,桑会庆可谓步步精准。

  2012年仁会生物营收62.96万元,亏损2826.71万元;2013年营收19.07万元,亏损808.61万元;2014年营收为零,亏损616.79万元。2014年8月,仁会生物挂牌新三板。




上一篇:华熙生物推动成立“未来医美共生联盟”
下一篇:资本“玩家”重出江湖 仁会生物注册270天未果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