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痘到牛痘 人类打开疫苗的“盒子”



从人痘到牛痘 人类打开疫苗的“盒子”

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牛痘可以有效预防天花。

从人痘到牛痘 人类打开疫苗的“盒子”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证实了疾病与病菌的关系。

从人痘到牛痘 人类打开疫苗的“盒子”

看本文视频扫二维码

从人痘到牛痘 人类打开疫苗的“盒子”

从人痘到牛痘 人类打开疫苗的“盒子”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媛莉

整个近代史,天花坐稳了杀死人类的头把交椅。

天花,亦是被人类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

当后人在探究,是什么消灭了天花时,关于人类如何一步步战胜疾病的跋涉,已经汇入人类医学史的长河。

我们有必要随时蹚进这条河,回到来时的道路,找寻未来的希望。

麻脸皇帝和挤奶女工

《黄帝内经》中提到,治病要用“毒药”,所谓“以毒攻毒”。中医始用此方法对付天花,唐宋年间已存在。医者从天花患者的脓疮中取出浆液,植入健康人的身体用于防治,叫作人痘接种。

明代万历、天启年间,各种有关种人痘的书籍出现。到清朝,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办法被大范围推广。曾患过天花的“麻脸皇帝”康熙,在太医院下专门设痘诊科,并广征名医;还在北京城内设专门的“查痘章京”,负责八旗防痘事宜。他曾专门派人迎请民间著名种痘医师张琰入宫为皇族和旗人种痘。

演化生物学家、人类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曾揭示人体如何战胜病毒:在抵抗某种使人体受到感染的病菌的过程中,人体将逐步形成特定的抗体,这使得在痊愈之后不大可能再次受到同样病菌的感染。

在人类与天花的数千年对抗中,后者很长时间占据绝对优势,“麻脸”便是习以为常的存在,以至于没有麻脸的人,成了特别。

十八世纪是天花肆虐欧洲的年代,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EdwardJenner1749-1829)致力于钻研解决办法。他注意到,几乎所有挤牛奶的女工,都没有“麻脸”。漂亮的挤奶女郎引起了琴纳的好奇,他发现了她们身上有一处共性——牛奶女工的牛痘。

牛痘是人畜可以共染的病毒,但对牛和人都没有严重危害。英国乡间有流传,“只要患过牛痘,便不会染上天花”。

从1788年起,琴纳开始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用牛奶女工的牛痘代替天花患者身上的人痘,对抗天花。连续8年,实验指向同一结果,牛痘可以有效预防天花。

1796年5月14日,琴纳进行首例人体实验。他从挤奶女工尼姆斯(SarahNelmes)手上取出牛痘疮疹中的浆液,接种至8岁男孩菲普斯(JamesPhipps)的胳膊上。两个月后,他用真正的天花浆液接种至菲普斯体内。结果男孩并没有感染天花,之前的牛痘接种似乎让他获得了免疫。

此后两年,琴纳多次进行同样的人体实验,结果都是一致的:凡是得过牛痘的孩子,都对天花病毒免疫。1798年琴纳宣布天花可以通过牛痘接种进行预防。

牛痘接种迅速在全球传开。1977年,埃塞俄比亚记录了人类历史的最后一例天花患者,1979年10月26日,WHO(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传:天花在全世界范围被根除。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与传染病的战斗中获得胜利。

致命病菌和救命病菌

尽管牛痘技术的现实应用非常成功,但科学家并没有满意。人们需要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牛痘能对抗天花。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化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Pasteur)证实了疾病与病菌的关系,发现特定的微生物病原会造成特定的疾病。并且他发现,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长时间生长毒性会减弱,但免疫原性依然存在。

依此理论,1881年,巴斯德将免疫原性强的炭疽杆菌人工减毒,用来接种至羊的体内,最终证明接种了炭疽杆菌疫苗的羊,不会再得此病。

狂犬病毒不像细菌那样可以分离培养,但巴斯德确证引起狂犬病的病原微生物存在于患病动物的脊髓或脑组织中。因此他选择兔脑传代,以获得减毒株,然后成功制成活疫苗。

随着微生物和免疫学的发展,疫苗被真正定义: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基于这种方法,更多的疫苗得以出现。霍乱弧菌加热灭活制成的减毒活疫苗;在培养基上连续培养13年213代获得减毒的卡介苗(BCG)等。

随着学科发展,一些传统经典疫苗品种又进一步改造为新的疫苗,一些用经典技术无法开发的疫苗则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上一篇:联化科技(002250):业绩持续改善 中间体需求稳定
下一篇: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