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以“四史”为重点内容的思政课选择性必修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讯(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杨非非)5月29日,2021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政课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加强四史教育与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建设研究”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任晓伟、陕西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高宝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梅争利为研讨会作线上致辞。来自国内高校和学术期刊的近30位专家学者以及课题组主要成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就项目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研讨,通过理论研讨凝聚思想智慧,坚持推进以“四史”为重点内容的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建设走深走实。

  任晓伟在致辞中表示,由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琳担任首席专家的教育部高校思政课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足于解决以“四史”教育为主线的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建设的关键问题,深入研讨以“四史”为重点的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的建设目标、内容设置、资源配置、师资建设、组织实施以及效果评估等各个环节的逻辑关系,以实现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教学改革创新与教学质量的提升。该项目的推进,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教学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扩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空间,对深化探索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教学实践路径有重大意义。任晓伟希望,课题组在认真听取并积极吸收专家指导和建设的基础上,凝练好学术问题,组织好学术团队,分解好研究任务,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地开展项目研究,多产出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实现本项目的预期研究目标。

  近年来,陕西省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主题活动,建立了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支援普通马克思主义学院机制、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帮扶市县教育局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机制等“两个机制”,扎实做好思政课教师岗位专项津贴、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等“三项工作”。立足陕西省教育系统思政课建设的工作实践,梅争利对项目研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在学生真心喜爱上有创新,讲好“四史”故事,丰富学生历史知识,扩展学生历史视野,养成学生历史思维,让学生真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二是在人才培养上有侧重,推进学生对“四史”的系统化专门化学习;三是研究问题上有真招,坚持问题导向,真正在思政课教学研究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教育重要论述精神,在思政课教学体系、教材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形成可推广的历史经验,为思政课建设贡献陕西方案和陕西智慧。

  承担教育部高校思政课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是对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对增强学校的学术影响具有重要价值。高宝荣对项目开展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贯穿始终;二是严把质量关,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相结合,通过协同攻关,力争产出具有理论说服力、实践指导意义、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研究成果。高宝荣希望,课题组能充分发挥平台资源和学科优势,立足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立足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资源,产出更多优秀成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在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上取得更加丰硕的成绩。

  高校探索开设以“党史”为重点内容的“四史”类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关键。课题汇报环节,张琳围绕项目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和框架思路、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力图实现的突破创新或推进之处、子课题内容、预期目标成果及具体的研究计划等方面作了开题汇报。张琳提出,“加强四史教育与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建设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通过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教育、思政课建设等重要论述,研究“四史”教育在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中的战略地位,研究全国高校以“四史”教育为主线的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建设基本情况、建设水平,研究以“四史”教育为主线的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实现理论研究、实践操作和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以解决以往研究中很少涉及的选择性必修课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内容选取、教材编写、素材使用、课件编制、成果汇编等关键性问题。




上一篇:安图生物:公司将于与国内友商一起共同努力,
下一篇:教育部:高等教育十年改革发展成效显著 推进“四新”建设提升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