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蛋白芯片可能是骨松患者诊断的利器



骨质疏松,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它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它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

因该病具有隐匿性,早期患者没有任何不适,所以早期骨质疏松症往往难以诊断。记者关注到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省新华医院)中西医结合代谢性骨病实验室近期研发出一款蛋白芯片,可以帮助患者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

这款蛋白芯片可能是骨松患者诊断的利器

骨质疏松偏爱女性 尽早发现可有效干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有数据显示我国40~4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其中男性为2.2%,女性为4.3%。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男性为6.0%,女性为32.1%。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32.0%,其中男性为10.7%,女性为51.6%。

由此可见,骨质疏松症对女性极其不友好,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其骨量流失更大。这是因为雌激素可以作用于肠的吸收部位而增加钙的吸收,雌激素的减少会减少钙的吸收;另外,雌激素在人体内能够抑制一些破骨细胞的分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可以抑制骨质的丢失,还可以抑制成骨细胞阻止骨被吸收。所以,雌激素减少,骨的丢失增加,会导致骨质疏松。

如果可以尽早发现骨质疏松,并进行药物干预,往往可以延缓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进展,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款蛋白芯片可能是骨松患者诊断的利器

诊断短板 激发科研动力

“骨质疏松症因其发病的隐匿性,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一般到出现骨痛甚至脆性骨折时才会引起人们关注,而且它尤其偏爱绝经后女性,65岁以上女性群体中患病率超过了50%。”史晓林教授提道。

史晓林教授强调,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时,往往没有感觉,正常生活也不会受到影响。但PMOP的危害可能十分严重,它最严重的并发症——骨折,可造成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给患者带来巨大危害。所以,PMOP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据了解,目前临床上诊断PMOP的方法有双能X线(DXA)、QCT骨密度测定和超声骨密度测定等。双能X线目前是临床上作为骨密度测试的金标准,其诊断准确性能达到60%左右。简单地讲,双能X线就是通过发射装置将射线穿透身体后,再由扫描系统将所接受的信号送至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出骨矿物质含量,从而判断部位的骨量情况。

虽然,双能X线是目前使用率最高的骨密度测量方法,但并不代表它没有缺点。

史晓林教授介绍,DXA只能诊断出患者的骨量情况。对于骨质量不好,它是诊断不出来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尤其是75岁以上人群,可能会发生骨质增生、韧带骨化和血管钙化等充填骨量的情况。所以,双能X线对于年龄大、骨发生退行性改变的人群,诊断率反而会降低,这种情况下就容易误诊。

而且QCT骨密度测定,检查费用昂贵,检查过程中辐射较大,虽然精度较高,但是仍旧不是医生和患者的第一选择。

基于此,史晓林教授团队迫切希望能找到一种简单、便捷、有效的诊断技术,帮助绝经后女性尽早发现骨质疏松情况。

研发诊断性蛋白芯片

严谨态度追求精益求精

实验室早期为免疫组化实验室,后来确定骨质疏松为研究方向,并更名为中西医结合代谢性骨病实验室,并于2019年成为中医药重点实验室。

出于初心和理想,史晓林教授团队艰苦奋斗,在骨质疏松领域取得不少成绩,也曾多次获得省部级荣誉。对于此次PMOP诊断性蛋白芯片成功研发,史晓林简单向记者介绍了研发过程。

研究团队先进行了小样本的预实验,初步选定了目标蛋白群,同时进行文献调研,进行初步筛查。再进行大样本的临床病例收集,将受试对象分为绝经后骨量正常、绝经后骨量减少、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三组,收集全血、血清和尿液等体液,进行了高通量蛋白筛查,在多次比对后,发现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特异性最高的靶标蛋白(暂时不便公布具体名称)。确定完蛋白之后,制作出PMOP诊断性蛋白芯片,后再进行临床检测试验,通过大量的样本检测数据,确定芯片的诊断率、特异性、敏感度等。




上一篇:3月到位资金降幅扩大,政策传导不及预期
下一篇:机构推荐:周二10大金股具备爆发潜力(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