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一碗水端平”了



以下文章来源于红星评论 ,作者刘海明

是时候“一碗水端平”了

红星评论
观点有趣、行文至软、理性有力
法治社会,平等是最基本的社会生存法则。在高校内,平等化、普通化应该成为衡量各种不同身份的标准。由于历史的原因,个别群体的“特殊化”待遇和思维一时难以立刻纠偏,但积极的舆论和政策,也是推特殊群体向普通身份转变的现实力量。
12月23日,中国政法大学一位女生爆料称,她和室友到留学生单间浴室洗澡,将眼镜遗落在浴室,在取眼镜时被警告要去投诉调查。爆料女生表示,此前学校为实习晚归的同学开通了留学生浴室的权限,但她在和行政老师沟通此事时受到“傲慢对待”。24日,校方称工作人员有不当之处,已批评教育。

是时候“一碗水端平”了

应该说,校方的处理和回应还算及时,而涉事学生也特别提到这起爆料仅针对有限数人,“也有许多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对我们表达了理解”,表现出了理性。但这起不起眼的浴室事件,“洗”出了在校学生不同群体的差别化待遇,以及个别人脑子里还存有的特殊化思维,也引发了舆论的热议。
盖子既然已经揭开,不妨以此作为推动进步的一个契机。在笔者看来,通过这起浴室事件,是时候好好审视留学生特殊化待遇,让留学生群体回归校园的普通一员了。之所以这样说,基于以下两个判断:
第一,网络舆论的反响为留学生普通化奠定了民意基础。同学之间,假如在一开始就有三六九等的区分,对他们同窗情谊的培养有多大益处?大学是开放的,可以容纳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但前提是“来的都是客”,人人都该平等。因而,让留学生成为大学校园的普通一员,没有必要将宿舍楼、餐厅分出个专用席位来,这体现的正是大学的平等性。如果连浴室都要区分个特殊用途,这样的区别化待遇别说当事人看着不舒服,舆论也不买账。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由此可见一斑。
第二,教育部现行规定已经为留学生普通化铺平了制度道路。如果涉事学校的管理部门留意一下近年来教育部颁布的管理规定,就不会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2019年7月,教育部就表示将进一步推动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趋同化,“趋同化”不就是去特殊化吗?今年5月,教育部重申严格执行《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各项要求。6月1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国际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提高国际学生进入留学的门槛。这一连串的规定,字里行间都透露出要求将留学生普通化的清晰意向。
民意的呼吁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努力,两者对照着看,相信各高校应该尊重民意,实行留学生管理和服务的趋同化。对高校来说,需要做好向在校留学生的趋同化宣传教育,避免出现类似的浴室事件。同时,在校留学生们也应以积极的心态接纳趋同化的现实,别动辄拿举报来维持“特殊待遇”。
时代行进到今天,中国经过数十年发展,已经与世界同频共振,在任何一个大城市,外企、外国人都不足为奇,人们也已习惯平视交流。社会如此,校园也理应如此。
平等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平等的同学,才是真正的同学。要做到平等,前提应当是,将留学生和本土学生的权益“一碗水端平”。
作者 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原标题:《是时候“一碗水端平”了》




上一篇:黑科技又来!夜间看到这种会发光标志别惊讶,
下一篇:杨笠这回“一碗水端平”:先调侃男生,再顺势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