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AC技术的过去与未来:从辉瑞的20亿美元合作说



  上周,开发靶向蛋白降解疗法的明星公司Arvinas宣布与知名药企辉瑞(Pfizer) 达成协议 ,共同开发和推广其具有“first-in-class”潜力的PROTAC蛋白降解剂ARV-471,昭示着PROTAC蛋白降解剂这一全新的分子类型正朝着造福患者方向全力冲刺。

  “我们祝贺合作伙伴Arvinas在PROTAC管线推进方面的重大进展和达成的里程碑合作,这证明了PROTAC技术的发展前景受到了行业更多、更高的认可,” 药明康德(603259)高级副总裁、药物研发国际服务部负责人郭涛博士说道,“我们也期待与众多合作伙伴一同见证PROTAC等创新技术对人类疾病治疗方式的革新与改进。药明康德将不断提升平台能力和规模,以创新力量助力更多好药的诞生,造福病患。”

  在今日的这篇文章中,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将与大家一道回顾PROTAC疗法的前世今生,以及全球目前的主要研发管线。

  一.来自诺奖的发现

  说起PROTAC蛋白降解剂,就不得不谈“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系统”。发现这个系统的三名科学家也在2004年摘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桂冠。

  图片来源: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4. NobelPrize.org. Nobel Prize Outreach AB 2021. Tue. 27 Jul 2021.

  我们知道人类的基因组里有数万条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许多科学家的研究重点都在于基因如何指导蛋白合成,以及这些蛋白具有怎样的功能。而合成的蛋白要怎样降解,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少人关注。

  1942年,一项研究使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表明动物体内的蛋白质会不断合成与降解,始终保持动态稳定。11年后的一项研究则进一步发现,细胞内发生的大部分蛋白降解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这说明细胞可能是有意对蛋白降解进行着调控。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交际时,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奠定了这一蛋白降解系统的发现基础。 首先,研究人员们发现网织红细胞裂解液在“过柱”分离后会被分为两层,且只有两层混合后才会发生耗能的蛋白降解。在第一层中,研究人员们找到了泛素蛋白,并发现它能以共价的形式结合裂解液中的许多其它蛋白,且一个蛋白上能结合由泛素组成的多肽链;第二层能进一步被分为两块,其中一块含有被称为“蛋白酶体”的复合体,另一块里则发现了被称作E1、E2与E3的几种关键的酶。

  泛素是一种只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序列高度保守,且在多种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因此研究人员们推断,它在依赖能量的蛋白降解过程中,可能有着普遍而又重要的功能。而随着E1、E2与E3这几个关键酶的发现,被写入教科书的蛋白降解系统,也逐渐有了自己的雏形。

  ▲“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已被写入教科书(图片来源:Rogerdodd, CC BY-SA 3.0 , via Wikimedia Commons)

  如今我们知道,在ATP的作用下,泛素会被激活,先形成泛素-腺苷酸复合物,再被转移到泛素活化酶E1上;随后,E1将活化的泛素转移到泛素结合酶E2上;最终,泛素连接酶E3将泛素转移到目标蛋白上,就像是打上“清除”的标签。这些被打上标签的目标蛋白,也会被送到蛋白酶体复合体处进行降解。

  这一系统对于真核生物而言不可或缺。它不但能控制细胞周期,还与癌症和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可以想象,它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许多药物研发人员眼中的目标。诺贝尔化学奖的新闻稿里富有前瞻性地指出,基于这一系统开发的药物“能启动摧毁不想要的蛋白”,从而治疗多种疾病。

  二.PROTAC演化史

  2001年,耶鲁大学的Craig Crews教授课题组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为了评估降解目标蛋白的可能性,研究人员们设计了一种人造分子,一端是能够结合目标蛋白的小分子,另一端则是能结合E3连接酶的多肽。研究发现,这种人造分子的确能将目标蛋白“拉拽”到E3连接酶附近,利用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系统进行降解。

  “未来,这一方法有望用于让蛋白出现条件下的失活,以及降解导致疾病的蛋白。” 该论文的摘要里写道。这一分子也被命名为蛋白靶向嵌合分子-1(protein-targeting chimeric molecule 1),缩写为Protac-1。

  随后,更多具有类似工作原理的分子被开发出来。如2004年,研究人员们开发出了一款能够穿透细胞的分子,能降解雄激素受体。然而这些分子与Protac-1一样,都是基于多肽结构进行的开发。它们的分子量较大,细胞膜穿透能力不强,效力也不够高,因此限制了它们的成药潜力。

  为了克服这些难点,研究人员们转而思考使用小分子来进行靶向蛋白降解的可能。与Protac-1不同,此类分子结合E3泛素连接酶的部分也同样是小分子,而非多肽。2008年,首款具有这一特性的小分子诞生,它同样来自Craig Crews教授的课题组。




上一篇:腺病毒浓缩诚信企业「友名生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