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新时代,主题报道当有新作为



  【内容摘要】新闻是时间的作品,更是时代的作品。主题报道不应是思想缺位、价值缺席的“零度写作”,要有思想的在场,从中见到时代精神,让深刻思想与扎实报道精彩互动、巧妙穿插,使主题的骨感和新闻的丰满相得益彰。主题报道守成易、开新难,须常怀警戒之心,时刻保持托举状态,防止惯性下沉。

  【关键词】主题报道 时代精神 “三新”

  主题报道是媒体聚焦特定议题对目标受众进行成规模、建制化的传播活动,一直是重大政治和新闻议题的报道载体。主流媒体在主题报道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报道理念、框架和表现手法。主题报道有以下主要特征:

  政治主场。主题报道就是借助新闻媒介将政治议题传播给公众,其传播主要从政治议题出发,议题设计者主要是政治人,即,主题报道多是政治传播活动。但是,政治主场的主题报道要获得有效的传播,须遵循传播规律,契合目标受众的接受心理。否则,过度强调以宣传者为中心,单向度向目标受众灌输信息,容易沦为主题先行,致使宣传效果受损。

  聚合式传播。主题报道会聚焦某些宣传议题,聚合多种传播资源,集结人力物力,进行密集传播。比如,调动不同媒介形式对宣传主题进行集中宣传。尤其是那些重大主题报道,会调动报纸、电视、广播、新媒体等,集中时间密集传播。而且,针对不同的媒介,采用不同的传播形式和手段。比如,报纸通过版面语言,电视通过时段、栏目、直播等形式,广播通过时段、声音等形式强化传播效果,新媒体则可以调动更多的传播形式和手段吸引受众注意力。

  回应公众期待。主题报道所传播的议题,是公众应知且预知的重要话题,应该满足公众的接受期待。如果公众对宣传者宣传的议题根本不感兴趣,宣传者哪怕再起劲,狂轰滥炸地传播,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此,有效的主题宣传不是单向度的传播,应基于对公众接受心理的精准把握,因时而动,拿捏好分寸,方法对路,才可能获得好的效果。

  新闻是时间的作品,更是时代的作品。主题报道更当如此。主题报道作为主流媒体的重型武器,须是时代的作品,是时代千呼万应的反映。2017年11月底,中宣部组织启动的声势浩大的“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简称“三新”)大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正是在新时代的宏大背景下启动的,被赋予庄严的时代使命。从事这类主题报道,对报道者政治、思想、专业、技术等方面能力有全线的高位要求。要求媒体人展示新气象,作出新作为,站在时代的“好望角”上,把握时代巨变,洞察时代逻辑,揭示时代精神,记录时代精彩。这次“三新”大型主题报道活动涌现出很多值得圈点的好作品,是一次对新闻战线集团作战能力的大检阅。

  让新时代精神在场

  主题报道不是思想缺位、价值缺席的“零度写作”,要有思想的在场,从中见到时代精神。新时代之所以是新时代,在于它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博大的精神气场。理解新时代,必须深刻、精准把握十九大精神。

  十九大成为新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为新时代注入了精神动力。宣传新时代的关键,就是要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十九大精神。运用媒体语言进行十九大宣传,不是把政治语言平移到媒体上即可。毕竟政治逻辑与媒体逻辑存在差异,二者的表述方式和话语模式是不同的。如何把十九大政治话语转译成公众所能理解的公共话语,实现政治议题的有效抵达,需要媒体用专业化的作为进行话语转译。能不能实现有效、成功的话语转换?这考验报道者的能力。

  上海卫视推出的《不负新时代——十九大精神讲习》大型浸入式谈话节目,体现了报道者在议程设置和话语转换上的良苦用心。节目将十九大精神的宣讲安排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中位于632米高的“上海慧眼”里举行,喻示了新时代的中国自信。节目邀请美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土耳其驻上海总领事安铜等数十位嘉宾、基层干部群众和在华留学生等,以全球发展为参照,观察中国发展进程,讲述中国发展逻辑,解读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节目不回避问题,直奔受众关切的问题,让嘉宾用逻辑、思想和事实去影响受众,而不是笨拙、僵化地背诵一些政治口号和政策条文。另外,央视《焦点访谈》节目先后推出《新的目标》6集系列报道,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以问题为导向,用扎实的事实说话,在直观的故事中展示思想的魅力和说服的力量。

  用新时代眼光,重新发现新闻

  新时代给了我们一双慧眼,我们用来发现新闻。




上一篇:新闻图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北戴河:核心价值观嵌入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