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的全球影响,听听世界顶级学者怎么说



1、对比SARS和本次疫情的中国应对有三个维度,即科学、政府内部沟通、公众沟通,2003年的三者都非常薄弱。但本次中国在科学层面的变化令人惊喜,在内部沟通层面建立了很强的上报平台但未用好,而与公众的对话在疫情开始后的一个月没有发生。

2、担心新冠病毒毁灭地球为时尚早。第一,引入严格的科学措施并不会阻止传染病传播,但能够让医院做好准备。第二,干预措施不一定要过分严格,但必须要深思熟虑。由于对商业和社交活动限制减弱,全球可能会在武汉之后迎来第二个疾病爆发高峰。

3、根据医学史学家的描述,一次疫情发展可以大致归纳为疫情识别-理解-干预三个环节。目前全球各个国家所处的阶段并不相同。人类认识疫情的过程缓慢、政府官员在早期试图掩盖新闻、继而采取激烈的威权应对方式,这在人类历史上并不鲜见。

4、中国此次的防控响应,无论在程度还是范围上,我认为都史无前例。这样的防控措施仍未能完全控制疫情,但努力为世界范围的防御争取了宝贵时间,对此我们应心存感激。在历史的循环中,对中国人的污名化、医护人员的死亡都令人抱憾。

5、1976年猪流感中福特总统被批评应对不力、1981年艾滋病来袭但里根在4年里保持沉默。美国有关流行病的管理机构有17家之多,但目前沟通迟缓、资金不足,美国曾经为严重疫情做好了准备,但目前很难对特朗普的历史判断抱有信心。

6、中国的初级卫生保健系统仍然薄弱,在减少恐慌、减轻医疗系统压力、深入社区健康宣教方面有限。中国疾控中心对基层卫生保健人员的监督管理形同虚设。而缺位的初级卫生保健系统导致医疗照护质量较差。

7、眼下中国线上医疗咨询系统活跃,有的平台咨询量增长10倍,高血压、糖尿病的咨询很多,在一些平台上40%的咨询是关于压力和抑郁的,可以想象现在在武汉确实会很抑郁压抑。

8、很多疫苗研发都卡在安全性测试上,比如严肃认真地处理这个问题。在危机来临或已经穷尽手段的情况下,可能存在豁免审批程序并允许病人自愿试用在研药物的可能性。疫苗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极为重要,另一个常见的情形是由于季节性流行病消失,导致疫苗研发的经济效益有限。

译者言:本文翻译了三位顶级学者于美东时间2月28日在哈佛大学新冠病毒研讨会上的发言,分别从传染病学、卫生政策、经济学、历史学、社会文化等视角探讨了新冠病毒的区域和全球影响。

该研讨会于美东时间2月28日12-2pm在哈佛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召开,由哈佛亚洲中心主办,哈佛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哈佛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健康合作项目、哈佛肯尼迪学院艾什民主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协办。

自新冠肺炎(COVID-19)12月在武汉被发现、1月底被世卫组织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来,已蔓延至近90个国家,全球确诊病例超过10万,对全球卫生、经济、文化、政治等都造成了影响。例如,从经济角度看,物流链被切断、旅游业停摆、股票市场震荡;从社会文化角度看,疫情的发生发展给公众造成了困惑、焦虑,乃至恐惧,随之而来的是刻板印象、歧视和污名化。目前,我们已确知这场疫情已上升到全球高度,因此聆听他们的看法在当下显得格外有意义。

新冠肺炎的全球影响,听听世界顶级学者怎么说

Barry Bloom,哈佛大学Joan L. and Julius H. Jacobson公共卫生研究教授:

非常荣幸能参与此次讨论,尤其是出于一个私人原因——你们中可能有人知道我太太是一位(研究)中国的学者,当我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她在哈佛教授中国人权相关的课程。那时候,“中国”成为了我们晚餐桌上和生活中经久不衰的话题。后来我当上了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院长,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我们的同事设立中美健康项目,着眼于(中美之间)国际和校际间的学术合作。我们还有一个Takemi项目,这个项目将在政府工作的年轻人汇集在一起——这些年轻人往往被认为是他们政府未来的领袖——他们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度过一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内他们可以选择任意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研究、上课,并和学院老师互动交流。




上一篇:浙江科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2020考研调剂信息
下一篇:2020广西医学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习题(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