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视为“不务正业”“科研做不下去才转行”



图说: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在2022上海科技节期间举行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31年的上海科技节,今年首设上海科技传播大会。

  科技传播,或者说大家通俗理解的科普,早已飞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却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面临着新挑战。

  近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联合发布《“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十三五”期末,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已达到10.56%,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15%。

  知易行难,做好科普需要保持恒心,愿意下苦功夫。现在科普还被视为“不务正业”吗?科普“网红”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借着这场以科技传播为主题的国际高端会议,记者连日来走访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网络科普达人、科技丛书出版社,为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翼”——科学普及寻求更多可能。

图说:“不刷题的吴姥姥”吴於人在科普红人大会上做分享 陶磊 摄

  科研人员传播科学知识1+1>2

  提醒:搞清楚受众需求,做到循序渐进

  “专业、优质、纯粹”,这是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科普志愿者团队的核心理念。成立近10年来,他们敞开实验室、举办夏令营,走进中小学、来到社区,收获了一众科技粉,也在青少年心中埋下了好奇的种子。在中心副主任、高级研究员王佐仁眼里,科普亦是科技报国的一种形式。

  这些年,科研人员投身科技传播的比例日渐增多,可社会上诸如“科研人员做科普是不务正业”“科研人员做科普是因为研究做不下去了”的观点也层出不穷。对此,王佐仁用“坚决反对”这四个字表明了态度。

  “科普是全民的事,有不同的领域和层次,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大众要了解社会进步的步伐,最可靠的来源正是不同领域从事最前沿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王佐仁说,“科普是一项展示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做科研做得好的人开展科技传播,一定能取得‘1+1>2’的效果。”

图说: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开展的科普活动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那么,科研人员做科普要避哪些“坑”,在多年的实践里,脑智卓越中心的科普队伍越来越有心得。把握好“专业性”和“普适性”这杆天平,是他们最大的收获。“很多科研人员觉得,我讲的对方都听得懂;甚至有些人把科普当成了自己科研成果的宣传,效果可想而知。”王佐仁说。

  B站“芳斯塔芙”运营者之一的唐骋两年前从脑智卓越中心博士毕业,他曾经提出,科学理论当中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受众可能都毫无头绪;如果做科技传播的人把这点忽略了,那么谣言、反智的阴谋论就会占据受众。“做科普前,一定要搞清楚受众的需求,要做到循序渐进,在他们现有的基础上提升一步就起到了效果。”王佐仁告诉记者,“我们有一场活动是面向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他们多多少少对疾病有了解,我们的科普就可以讲深一点。”

  在脑智卓越中心学术主任、中科院院士蒲慕明看来,科普有两类:一类是对社会大众的科普,还有一类是对非同行的科普,而后者的重要性正越发显现,也成为孕育创新的沃土。

  脑智卓越中心编著的《大脑的奥秘》入选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推荐的100部优秀科普图书。出版后,中心收到了不少读者的反馈,其中不乏生物学、临床医生等具有学术背景的专业人士。他们打出的问号带给了中心科研人员不同的视角,而要拉直这些问号,必须通过严谨的科研来回答。瞧,科普和科研擦出了奇妙的火花!

  传播方式不同,够认真就能“殊途同归”

  提醒:科普大门虽敞开,但要避免人云亦云

  网红烹煮大白鲨,他站出发声:人们对海洋保护动物的认知不足,不能“提到鱼就想到食物”;“完达山1号”不请自来,他告诉大家:只有放归野外,才是成功的野生动物救助。人类饲养时间越长,野生东北虎返回大自然的坎就越多……

  在动物成为主角的热点事件里,媒体很习惯找到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何鑫,他也乐于站在镜头面前,讲述他的观点。“我的专业和自然、生态相关,其实这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很近,总得有人站出来。”他笑着说,“只有大家能了解,能有自己的判断,这才对自然保护有意义。”

  印象里,他曾有一回与院士、资深专家一块儿开展科普。“他们都是领域里最权威的前辈,但和我们交流还是很谦和,而且非常愿意将精力投入科普。”何鑫回忆。他所在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本身就是科普场馆,也很支持像何鑫一样的研究人员,传播科学的天籁。

  在何鑫看来,目前社会上开展科普的同道,相当一部分还是以写作的方式,“比较有成就感”。新媒体时代,也有人利用短视频平台,开辟“新阵地”。相较前者,后者有机会通过广告或是带货,带来收益。

  “只有做到领域内顶尖的人才有资格来做科普”,这样的观点还很有“市场”,理由也很简单,做科普势必分散研究的精力。不过,在何鑫看来,科研科普“两手硬”的,并不在少数。就以他个人保护生物学的背景来说,原本就要和社会打交道,适时开展科普,能相互促进;更何况,有了公众的参与,科研人员还能获得更多的数据,有助于更好发现问题。

  “面对少年儿童,我们科普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认识到自然之美、自然之趣;面向白领和上班族时,则会多讲背后的事实和原理。”何鑫表示。

  如今,做科普的人越来越多,有深耕领域的,亦有“门外汉”。在何鑫眼中,科普的大门向所有人打开。“认真做科普的,都会查阅最新的科研成果,取得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内容,无论谁来科普,都殊途同归。”他说,但要避免的是人云亦云。

  在采访中,也有多位“科普达人”提出,希望在评价体系上有所倾斜,若能通过量化科普成果作为评价的一部分,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到科技传播的队伍中来。

  在“噪声”中坚持传播理性声音

  提醒:视频的选题要更谨慎,内容要更严谨

  医学生彼得在视频网站bilibili上拥有15万粉丝,频道运营者是复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在读学生。




上一篇:广西“2022年眼科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在柳举办
下一篇:华侨大学医学院消暑香药知识科普实践团开展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