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重症医学科青年医生杨晓:再难,我们医生



武汉重症医学科青年医生杨晓:再难,我们医生

2月底,杨晓(左)和同事一起为病人做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受访者供图)

国际在线专稿(记者 朱宛玲、李琳):对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32岁的重症医学科青年医生杨晓来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自己第一次作为医生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月至今,杨晓连续在救治一线奋战,经历了从业以来对心理与体力的最大考验。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年轻的杨晓经历着离别,也收获着信任,职业理想在她心里更为坚定。

“你在干吗呢?有什么好玩的给妈妈看看好不好?”

疫情最严重时,忙碌的杨晓在休息间隙与一岁半的女儿视频对话。这段视频至今还在网上流传。视频里,女儿面对手机自顾自地玩耍,而杨晓则对着手机泣不成声——原本最黏自己的女儿,陌生到再不叫自己妈妈了。

杨晓说:“之前(女儿)可黏我了,下班回来就直接挂在我身上,就像袋鼠一样。她现在会说很多话,但就是不叫我,也不跟我说话。”

孩子的这种表现,是因为妈妈太长时间“缺席”她的生活。

武汉重症医学科青年医生杨晓:再难,我们医生

杨晓和女儿的生活照(受访者供图)

春节前,杨晓早早就按计划为家人订好了回老家的机票。她说:“过闸口的时候,趁她不注意我就走了。她不走,她就在闸口那里不动,喊着‘妈妈,妈妈’,意思是说妈妈没过来。等到下飞机的时候,地勤人员他们不是都戴口罩嘛,因为我上班的时候也戴着口罩跟她视频过,她看到地勤人员戴口罩,就抱着人家大腿喊‘妈妈、妈妈’。一回老家,妈妈不在,然后我跟她视频她再也不叫我了。”

孩子才一岁半,正是最需要妈妈照料的时候。但面对新型疾病,对于上一线救治病人,杨晓从没犹豫过。她说:“别人也是有孩子的。即便我的有很多同事没有结婚、没有孩子,但是他们也是别人的孩子,大家都是一样的。我们的团队不只是我没有退缩,是大家都没有。”

从2012年选择重症医学作为自己的专业以来,杨晓便做好了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用她自己的话说,从选择这个专业起,便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此次新冠肺炎的救治,让杨晓感触最深也最期望保持下去的,是抗击疫情期间和谐的医患关系。

杨晓说:“所有的病人家属都说‘我们不放弃’,我们医生是只要你们不放弃,再难我们都要去尽可能想办法的。每天早上查房的时候都在想,这个方法我们还能不能试一下,那个方法我们还能不能试一下,全心全意投入到为了把病人治好的这样一个状态中。对一个医生来讲,病人和家属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是让我感触很深的。”

武汉重症医学科青年医生杨晓:再难,我们医生

杨晓在住处接受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

此次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经历,不仅让杨晓收获了病人和家属的尊重和信任、收获了专业知识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她更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做一名受病人信任的、出色的重症医学科医生。杨晓表示:“我觉得年轻人还是要有一点理想、有一点追求,可以不是很高远的理想,但是一定要有一个小目标,还是要有一点斗志。”

当然,作为母亲,杨晓也期待能有时间陪陪女儿。

“如果我宝宝回来的话,我就把能做的事情都在医院做成做完,回到家去就全心全意陪孩子。”




上一篇:印度要求职工下载接触追踪APP 以助力防控疫情并
下一篇: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我们都是收信人!共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