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最可能彻底治愈癌症的疗法”正在诞生



c0731c1.jpg

2007年,年仅35岁的高中教师张琳被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晚期,此后她“稀里糊涂地手术、放疗、化疗”,花费了上百万元,动了两次手术,肿瘤还是不可遏制地转移到肺部后,她选择了前往美国“最后一搏”。

往返中美治病4年之后,国内曾为她治疗的医生打来回访电话,确认她是否还活着。谁知,患癌10年后,她竟成为那批病友中的唯一幸存者。

一程又一程的战役,最终帮助她的是肿瘤免疫药物。这种治疗并不直接攻击癌细胞,而是借助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抗击疾病。

公众开始熟悉“肿瘤免疫疗法”,始于最近一年,媒体聚焦于这一肿瘤治疗领域,普遍认为疗效不明、监管缺位、行业混乱。但这可能只是真相的一部分。

2017年4月8日,CSCO中国首届肿瘤免疫治疗高峰论坛期间,中国知名免疫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解释,肿瘤免疫治疗是许多治疗方法的总称,有免疫检查点(check point)疗法、细胞因子疗法、肿瘤疫苗和细胞治疗(如针对血液肿瘤的CAR-T),有的被证明基本无效,譬如魏则西使用的DC-CIK疗法。

而张琳所接受的临床试验,则是上述的免疫检查点疗法。在曹雪涛看来,这一疗法对多种肿瘤已显现出疗效。

实际上,尽管外界舆论纷纷扰扰,但医学对癌症治疗的认识已彻底改变了。

“特定人群,出乎意料的疗法”

过去的5年,越来越多像张琳一样的晚期癌症病人尝试了这类药物,从罕见的皮肤癌开始,到恶性淋巴瘤,以及肺癌、肾癌和膀胱癌等,现在全球正在进行的这类临床试验多达1200种。

“肿瘤医生张口不谈免疫治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肿瘤科医生,制药公司不做肿瘤免疫药物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药的。”解放军八一医院副院长、全军肿瘤中心主任兼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秦叔逵说。

在上述肿瘤免疫治疗高峰论坛上,曹雪涛看到人挤人的会场后感叹道:“现在肿瘤免疫的会场越换越大,门口都站满了人。”

济南军区总医院副院长、肿瘤免疫专家王宝成是当天大会的主席,在他看来,肿瘤免疫如此受关注,是因为“在特定人群中能发挥出乎意料的疗效”。

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年会上,首次公布了肿瘤免疫药物治疗的5年生存率: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从4%上升到了16%,整整增加了3倍。

“这是我们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第一份长期报告。肿瘤免疫治疗出现以前,绝大多数晚期患者都在确诊后一年内去世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癌症免疫治疗研究所Julie Brahmer博士说。

人们对这一疗法已经进行了上百年的探索,但真正有标志意义的转折,是近几年多个肿瘤免疫药物的成功研发上市。因此,2013年《科学》杂志将肿瘤免疫疗法评为十大突破性科学成就之首。

以往,治疗癌症的思路都在攻击肿瘤和癌细胞上,从最开始的手术治疗到1970年代的放化疗,再到1990年代初的靶向治疗。但很多晚期肿瘤不能切除,化疗无效、放疗也起不到多大作用,靶向药也会耐药。

“肿瘤免疫治疗可以解决一些以往解决不了的问题,并在肿瘤的早、中、晚期都可以用。”王宝成说。最近一项国内外学者联合临床试验发现,对于晚期肺癌已经耐药的患者,在特定人群中,这一治疗的有效性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

517d140.jpg


打击“免疫检查点”

张琳用的药物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heckpoint inhibitor )。这个听起来有些拗口的名词,是众多免疫疗法中目前最火,也最先有药品上市的一种。

2015年10月,美国哈佛医学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中心的医生问张琳,愿不愿意参加一项临床试验?“试验效果很可能优于现有的治疗方案,而且药品免费”。

这是采用两种最新的肿瘤免疫药物 Ipilimumab 和 Nivolumab 的联合治疗,药费一年就高达15万美元,但因为是临床试验,患者无需支付。

在张琳看来,这次治疗起到了神奇效果——大约3个月后,她转移到肺部的8毫米肿瘤“消失了!” 。

起效的原因得从人体强大的免疫系统说起。




上一篇:揭示SnRK2蛋白激酶调控miRNA合成新机制
下一篇:中美企业联手推进医学影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