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幸免!螨虫在我们脸上的幸福生活



  文 | 徐锐

  一项6月21日发表于《分子生物学与进化》的研究发现,生活在人类毛孔中、夜间在我们脸上交配的微小螨虫正在不断简化,可能很快就会与人类“合二为一”。

  螨虫,这种长约0.3毫米的微小生物几乎存在于每个人的面部、乳头,甚至睫毛的毛囊中。

  它们会吃掉毛孔中细胞自然分泌的皮脂。

  人体成年后随着毛孔变大,螨虫数量会达到峰值。

  螨虫在夜间十分活跃,并在毛囊间移动以寻找配偶。

  图片来源:pixabay

  首次对毛囊蠕形螨进行的基因组测序发现,它们的孤立存在和由此产生的近亲繁殖,使其不必要的基因和细胞丢失,并从外部寄生虫向内部共生体过渡。

  “我们发现这些螨虫身体部位基因排序与其他类似物种不同,因为它们适应了毛孔内的隐蔽生活。DNA的变化导致了螨虫的一些不寻常的身体特征和行为。”

  该研究领导者之一、英国雷丁大学无脊椎动物生物学副教授Alejandra Perotti说。

  研究团队对毛囊蠕形螨DNA的深入研究表明,它们孤立存在,且未暴露于外部威胁,没有竞争,也没有遇到不同基因的螨虫。

  这导致其基因减少,进而变成了仅有3个单细胞肌肉为其微小的腿提供动力的极其简单的生物体。

  螨虫生存所需的蛋白质很少,是该物种和相关物种中最低的。

  基因减少导致螨虫在夜间更活跃。

  螨虫缺乏紫外线防护措施,并且失去了被日光唤醒的基因。

  它们无法产生褪黑素,却能够利用黄昏时人类皮肤分泌的褪黑素为通宵交配补充能量。

  毛囊蠕形螨独特的基因排序导致其不同寻常的交配习惯。

  它们的生殖器官向前移动,在交配时雄性必须将自己固定在雌性下方,紧贴人类毛发进行交配。

  此外,研究发现幼年螨虫比成年螨虫细胞更多。

  这与之前的假设——寄生动物在发育早期会减少细胞数量相反。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螨虫成为共生体的第一步。

  由于缺乏接触可能为后代添加新基因的潜在配偶的机会,螨虫可能会走进进化的“死胡同”并灭绝。

  研究人员曾在细胞内的细菌中观察到这种现象,但在动物中还未有过。

  该研究同时为螨虫“平反”。此前一些研究认为,螨虫没有肛门,一生中的粪便都积累在一起,并在死亡时释放,致使人类皮肤发炎。

  然而,该研究证实螨虫有肛门。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93/molbev/msac125

  《中国科学报》 (2022-06-27 第2版 国际)

  编辑 | 赵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上一篇:「默达生物」完成上亿元融资,基于免疫代谢靶
下一篇:你避之不及的螨虫,或将与人类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