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生態學專通融合人才雲南大學這樣做



近年來,雲南大學生態學科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專通融合”的教育模式,“專”是專業人才培養,“通”是通識教育。“專通融合”即專業人才培養的同時,積極開展通識教育提升大眾生態文明意識,有力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為實施這一教育創新,雲南大學生態學科提出“一點雙線六平台建設”的策略。

“一點”,即一切以國家和社會需求為出發點

1956年曲仲湘和朱彥丞先生等在雲南大學系統開創了植物生態學的科研教學工作,開始招收生態學研究生。雲南大學生態學科是國內最早從事生態學研究、開設生態學專業及生態學相關課程的高校之一,是雲南大學“一流大學”建設中“生態學與地球環境學科群”主要承擔單位。

為了滿足人才需求,雲南大學在生態學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預設三個方向:即有志於在生態學及相關領域繼續深造的科研學術型人才、具備較強專業動手能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致力於生態文明建設社會工作的管理傳播型人才。

“雙線”,即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雙線推進

雲南大學的生態文明知識傳播對象,基於專業教育,向其他專業的大學生拓展,逐漸擴展到政府相關部門領導干部、中小學師生以及普通公眾。目前已成為“雲南省生態文明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基地”,正在編寫《雲南省生態文明教育指導綱要》。

“雙線推進”的教育模式,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新思路,不僅考慮到如何培養懂理論重實踐的各類專業人才,也發揮了專業和學科優勢,著眼補足大眾生態文明意識的短板,針對兩種群體,雙管齊下,多措並舉大力推進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

“六平台”,專通融合教育模式的實施載體

專業實習平台。雲南大學在充分發揮雲南區位優勢,在反復實踐和研究的基礎上,成功構建了“一線四地多點”的生態學實習平台。實習平台縱觀雲南全省海拔高差3800米,囊括了中國西南地區從熱帶雨林至高山流石灘所有典型生態系統。通過該實習平台,學生能親身感受和認識雲南生物及自然資源全貌,大力提升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踐創新能力。

信息化教學平台。借助現代技術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建設可供學生自學和測試的虛擬仿真實驗項目3項,其中《“山地-城市-湖泊”復合系統交互影響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和《基於DNA分子技術重建植物進化歷史》被認定為省級虛仿項目。利用“雨課堂”、MOOC等信息化教學手段,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課堂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社會實踐平台。依托“三下鄉”活動,進行社會調研和生態文明理念傳播,建立雲南大學高原山地生態與地球環境展覽館(雲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等平台,用於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近兩年來,本科生承擔省部級以上創新項目18項,其中國家級11項,獲省級以上創新創業獎10項。

開放合作辦學平台。與復旦大學、浙江大學、蘭州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建立了穩定的人才培養合作關系,與歐洲名校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深度合作,實現了從聯合實習到形成“3+1”聯合培養模式的成功升級﹔同時,面向南亞東南亞,與緬甸曼德勒大學和泰國農業大學聯合建立國際實習基地,舉辦國際聯合實習,將生態文明種子向“兩亞”傳播。

通識教育平台。利用通識教育平台,組織開展《國家生態文明戰略與雲南綠色發展》《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文明排頭兵建設》等系列“雲嶺大講壇”報告活動等20余次,3000多名處級以上干部參加了活動,網絡受眾超過 3 萬人,極大提升了干部隊伍的生態文明素質。

據了解,自專通融合系統實施以來,本體系共培養了299名生態學專業學生﹔另有相關專業生物學、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等專業共500余人次利用本體系的課程、平台、師資隊伍和實習基地等資源完成了相關學習。近年來該體系共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國家級一流課程1門,省級一流課程3門,其他國家級和省級課程7門,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個,省級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基地1個,出版教材10部。(木勝玉)

(責編:徐前、朱紅霞)




上一篇:新年首只医药股登陆科创板 之江生物凭何成为分子诊断领域的“明星”?
下一篇:突破性发现!中科院周斌团队通过全新追踪技术发现成体肝细胞真正来源